三伏汗如雨,终朝沾我裳。
谁分金掌露,来作玉溪凉。
别甑炙炊饭,小炉深炷香。
曲生何等物,不与汝同乡。
曾几(一○八五~一一六六),字吉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徽宗朝,以兄弼恤恩授将仕郎。试使部优等,赐上舍出身,擢国子正兼钦慈皇后宅教授。迁辟雍博士,除校书郎。歷应天少尹。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提举淮东茶盐。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改提举湖北茶盐,徙广西运判,歷江西、浙西提刑。绍兴八年(一一三八),会兄开与秦桧力争和议,兄弟俱罢。逾月復广西转运副使,得请主管台州崇道观,侨居上饶七年,自号茶山居士。二十五年桧卒,起爲浙东提刑。明年改知台州。二十七年召对,授秘书少监,擢权礼部侍郎。以老请谢,提举洪州玉隆观。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以左通议大夫致仕。干道二年卒,年八十二,謚文清。有《经说》二十卷、文集三十卷,久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茶山集》八卷。《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曾几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本(简称武殿本),及《两宋名贤小集》所收《茶山集》(简称小集)、《瀛奎律髓》(简称律髓)。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首诗词《谢人送壑源绝品云九重所赐也》是宋代文人曾几所作。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
三伏汗如雨,终朝沾我裳。
谁分金掌露,来作玉溪凉。
别甑炙炊饭,小炉深炷香。
曲生何等物,不与汝同乡。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夏天的炎热季节中感受到的燥热和渴望凉爽的心情。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表达这种感受,并通过对凉爽的向往来突出炎热的不适。诗中还透露出一种对田园生活和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炎热夏天的感受和对凉爽的渴望。首句“三伏汗如雨,终朝沾我裳。”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汗水如雨的情景,暗示了炎热的天气。接着,诗人借用“金掌露”和“玉溪凉”来比喻凉爽的感觉,表达了对凉爽环境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写炊饭和炉香的情景,进一步加强了凉爽的意象。其中的“甑炙炊饭”表现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中不愿动火做饭的心情,而“小炉深炷香”则暗示了小茶炉中香气的弥漫,带来了一丝清凉和舒适。
最后两句“曲生何等物,不与汝同乡。”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和山水之美的向往,暗示了作者与自然的亲近和对清凉环境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炎热夏季的感受和对凉爽的渴望,同时透露出对田园生活和山水之美的向往和追求。通过对炊饭、炉香等细节的描写,增加了诗的韵味和意境,使读者对作者的感受和情感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
一片白云飞入山,须臾又出在人閒。我归十年不复出,说道云閒我更閒。
只把文章谒帝居,便从平地蹑空虚。分明有个上天路,何事儿孙不读书。
何其秀且明,而况清以美。不醉将如何,无吟讵自己。凡与共此者,但须行乐耳。无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离合忍复道,光阴能有几。相对默不言,新篘多且旨。玄中难致诘,圣处可胜纪。何为是栖栖,未免聊复尔。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当有郡人知古意,栏街齐唱接篱篇。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