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酬唱和向家溪,嫫母终惭敌艳妻。
岂意误将三献玉,翻来轻博一丸泥。
利能绝地同庄剑,巧可凌云上鲁梯。
巾衍珍藏虽已固,祗愁飞去化为霓。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王令所作,题目为《谢几道见示佳什因次元韵二首》。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曾酬唱和向家溪,
嫫母终惭敌艳妻。
岂意误将三献玉,
翻来轻博一丸泥。
利能绝地同庄剑,
巧可凌云上鲁梯。
巾衍珍藏虽已固,
祗愁飞去化为霓。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经向家溪回报唱和之音,
我嫫母终究羞愧于你艳丽的妻子。
岂曾想我错将三次献上的珍宝,
结果却换来了一颗轻薄的泥土。
能够有益于终结困境的是庄子所赠的剑,
巧妙的方法能够攀登至云端的是鲁迅所赠的梯子。
尽管头巾上闪烁着宝石的光辉已经牢固地固定,
但我只能感到悲伤,因为它们离去后化为了虚幻的霓虹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王令对自己的境遇和人生的反思。诗中提到了向家溪,指的是以诗文见称的宋代文学家向子野,他因才华出众而备受赞赏。而作者自己的母亲与向子野的妻子相比较,觉得自愧不如,感到了自己与嫫母的差距。
诗中提到了"三献玉",暗指作者曾经献上珍贵的礼物,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失望和无奈。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庄子所赠的剑和鲁迅所赠的梯子,暗指作者希望能够通过借助他人的智慧和手段来改变自己的处境,摆脱困境,展现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最后两句诗中,作者提到了巾上的宝石已经固定,但却感到悲伤,因为它们失去了光彩,变得虚幻而不真实。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荣耀的追忆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身处境的反思,描绘了作者对自己才华被埋没和未能得到应有回报的失望和懊悔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他人才华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已逝时光的怀念。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意象的手法,使得诗意更加丰富深远。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