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谢子车,子能未足多。
上润虽已然,下竭将奈何。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诗词:《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八龙答水车》
朝代:宋代
作者:王令
神龙谢子车,
子能未足多。
上润虽已然,
下竭将奈何。
中文译文:
神龙感谢子车,
子能并不够多。
上游滋润虽然存在,
下游干涸将如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令回答满子权的问诗,其中第八篇,题为《龙答水车》。
诗中以神龙和水车作为比喻,表达了一种思考人生的哲理。神龙代表高贵、神秘和强大,而水车则代表平凡和渺小。神龙感谢水车,表示感激水车的存在,因为水车能够提供一些滋润,让上游地区得到一些水源。然而,诗人认为水车所能提供的水源并不足够多,这种滋润只是有限的。
诗人接着提到上游的润泽虽然存在,但下游的水源已经干涸,这种情况下,水车再多也无济于事。这里可以将上游和下游理解为人生的不同阶段或不同人的处境。诗人通过描述水车的局限性,表达了对于人生中某些事物或某种存在的怀疑和无奈。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疑问,以及对于世间事物局限性的感慨。通过神龙和水车的对比,诗人呈现了一种对于平凡事物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反思。这首诗呼应了宋代文人对于人生哲理的关注,以及他们对于世界万物的思辨和揣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