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裂寒窗,余响到我床。
闻鼠有啮声,不省何物伤。
儿呼须我起,顾无灯烛光。
伏枕置所念,去梦通扶桑。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霜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王令。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霜风裂寒窗,
余响到我床。
闻鼠有啮声,
不省何物伤。
儿呼须我起,
顾无灯烛光。
伏枕置所念,
去梦通扶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霜风吹得寒窗裂开,风声传到作者的床上。作者听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但不知道它在咬什么东西。孩子的呼唤使作者不得不起床,却没有灯光照亮。作者躺在枕头上,思念着远方,希望能够在梦中到达遥远的扶桑国(古代对日本的称呼)。
赏析:
《霜风》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寒冷孤寂的冬夜场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中的寒窗、霜风、床铺等细节描写,营造出冰冷的氛围,寓意着孤独和困苦。作者对窗外风声和老鼠的声音的感知,展示了他对周遭环境的敏感。孩子的呼唤使得作者不得不放下个人的思绪,起身应对现实生活的责任。然而,诗人仍然没有得到光明和温暖,没有灯烛的光亮象征着他生活的困顿和贫苦。最后,作者在枕头上躺下,思念着远方的扶桑国,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渴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寒冷冬夜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如风声、老鼠咬东西的声音等,增强了诗词的写实感和代入感。同时,通过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渴望和向往,展现了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希望和力量的精神。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昔为大室游,卢岩在东麓。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安知有十志,舒卷不盈幅。一处一卢生,裘褐荫乔木。方为世外人,行止何须录。百年入箧笥,犬马同一束。嗟予缚世累,归来有茅屋。江干百亩田,清泉映修竹。尚将逃姓名,岂复上图轴。
诸峰翠少中峰翠,五寺名高此寺名。石路险盘岚霭滑,僧窗高倚泬寥明。凌空殿阁由天设,遍地杉松是自生。更有上方难上处,紫苔红藓绕峥嵘。
十载江湖,一朝簪组,宠荣曷称衰容。圣恩不许。归卧旧庐中。慨念东山伴侣,烟霞外、久阔仙踪。今何幸,相逢故里,谈笑一尊同。吾州,真幸会,湖边贺监,海上黄公。胜渭川遗老,绛县仙翁。纵饮何辞烂醉,脸霞转、一笑生红。从今后,婆娑化国,千岁乐皇风。
未将春草贮鸣蛙,寂寞西湖处士家。正喜数枝斜更好,聊沽一醉醒还赊。骨清是我氷霜侣,心赏从渠锦绣华。不厌相过娱夜永,摘芳和雪试煎茶。
别酒带愁酸,千里失群黄鹄。行到小桥梯下,便飞云南北。不妨垂手小徘徊,日影转阑曲。从此贺囊佳制,有新奇题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