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五石屏路》

寻常画屏多画山,何意此山还作屏。
峭排直上几千尺,下有石路莓苔青。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作品评述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五石屏路》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常见的屏风画,画面上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而在山脚下则是一条铺满青苔的石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寻常画屏多画山,
何意此山还作屏。
峭排直上几千尺,
下有石路莓苔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幅山水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在宋代,山水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艺术形式,而画屏则是一种常见的装饰物品。然而,作者在这首诗中提出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座山还要被画在屏风上呢?

诗中的山峰被描绘得高耸入云,峭峻险峰直上,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而在山脚下的石路则被青苔所覆盖,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感觉。这种对比使得整幅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这首诗词,作者可能在思考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他提出了一个反问,质疑为什么人们要将山峰画在屏风上,将自然景观转化为装饰品。这可能是对人们对自然的过度装饰和人工干预的一种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人工与自然之间的对比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反思自然与人工之间的平衡,以及对自然的真实与纯粹的追求。

  • 《苏武慢》

    仙客难逢,白云谁扫,知是采芝何处。皓鹤归来,金鸡啼罢,梦断阆风玄圃。松下高歌,橘中残着,饥后自餐龙脯。待偷桃、曼倩重来,为问木公金母。君不见、洞里桃花,花间啼鸟,又是一番春暮。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点虚无归路。君抱琴来,我邀君饮,我醉欲眠君去。向人间、游遍

  • 《送金可纪归新罗》

    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风高一叶飞鱼背,潮净三山出海心。想把文章合夷乐,蟠桃花里醉人参。

  • 《七月十月五夜一再梦故舒州使君侍御公宛如平》

    一夕安能再与俱,话言宁觉死生殊。帜书更识埋轮志,生有不忘如是夫。

  • 《游三岳山》

    疑是乘风到九天,不知身在此山巅。万家攒簇炊烟底,一水萦纡去鸟边。便学尘缘轻似羽,何妨诗意涌如泉。停杯更待林梢月,归去家僮相未眼。

  • 《题采莲美人图》

    绿槐蝉静日偏长,懒爇金炉百和香。莫摘池中莲子看,个中多半是空房。

  •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此生别袖几回麾,梦里黄州空自疑。何处青山不堪老,当年明月巧相随。穷通等是思家意,衰病难堪送客悲。好去江鱼煮江水,剑南归路有姜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