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者日进,智士日退。
象蹋恒河彻底过,大千世界百杂碎。
愚人寻文弄章句,更觅中间及内外。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诗词:《退堂颂》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愚者日进,智士日退。
象蹋恒河彻底过,大千世界百杂碎。
愚人寻文弄章句,更觅中间及内外。
中文译文:
愚者每日都在进步,智者每日都在退步。
象蹋恒河,彻底穿越;大千世界,千种杂乱碎片。
愚人寻找文字和句子,更加追寻其中及内外的奥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黄庭坚的《退堂颂》,通过对愚者和智者的对比,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观点。
首句“愚者日进,智士日退”指出愚者在不断进步,而智者则在逐渐退步。这里的“愚者”并非指愚笨之人,而是指那些保持着谦虚、虚心求学心态的人,他们时刻保持着进取的心态,不断学习与成长。相反,智者指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他们可能在自满与自足中丧失了继续学习的动力,从而逐渐退步。
接下来的两句“象蹋恒河彻底过,大千世界百杂碎”,通过象征意象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世界的广阔和繁杂。恒河是印度著名的河流,象蹋恒河彻底过意味着跨越了一个巨大的障碍,代表着愚者的进步。而“大千世界百杂碎”表达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暗示着智者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可能会感到困惑与迷失。
最后两句“愚人寻文弄章句,更觅中间及内外”,表达了愚者对于知识的追求与探索。愚者通过寻找文字和句子,寻求其中的奥妙,进一步探索事物的本质和内涵。这里的“中间及内外”可以理解为追求知识的全面性,不仅关注表面的文字和外在的现象,更注重深入探究事物的内在本质。
整首诗词通过对愚者和智者的对比,反映了黄庭坚对于学习与智慧的理解。他认为,人应该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不断进取,不断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他也提醒智者们不要陷入自满与自足,要保持对世界的敬畏和探索的热情。这首诗词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启示人们在求知与成长的道路上应该如何前行。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