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士马如云屯,号令惟觉将军尊。
熊旗犀甲罗左右,金钲鸣鼓喧朝昏。
少年畎亩老为将,谁能复记躬耕村。
东坡先生事业异,道岐不得安修门。
眼前富贵念不起,惟有山林劳梦魂。
榛中奇石安至此,坐蒙湔洗见本根。
奔流骤浪势万里,至画乃扫笔墨痕。
黄牛三峡固细事,赤壁长江何足论。
能令万古蛟蜃怪,么么入此玻璃盆。
扁舟独往则不可,平生致君言具存。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和定州端明雪浪斋》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山士马如云屯,
号令惟觉将军尊。
熊旗犀甲罗左右,
金钲鸣鼓喧朝昏。
这首诗词以描绘军队的壮丽场面为开篇,形容中山地区的士兵如云般聚集,将军的号令威严。熊皮旗帜、犀牛甲胄在将军左右展示,金钲和鼓声喧嚣,使得朝廷的气氛热烈而喧闹。
少年畎亩老为将,
谁能复记躬耕村。
东坡先生事业异,
道岐不得安修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年轻人放弃农田耕作而从军的遗憾之情。他感叹年轻人们不再记得自己曾经的农田生活。然后,诗人提到了东坡先生(苏轼),他的事业与普通人不同,无法安心修养门户。
眼前富贵念不起,
惟有山林劳梦魂。
榛中奇石安至此,
坐蒙湔洗见本根。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对富贵的不屑,他只有在山林中劳作时才能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他提到了在荒野中发现的奇石,坐在这里,他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纯净。
奔流骤浪势万里,
至画乃扫笔墨痕。
黄牛三峡固细事,
赤壁长江何足论。
接下来,诗人以形容长江奔流不息的景象来比喻自己的创作之路。他说即使是最精湛的画家也无法描绘出长江的壮丽景色。他提到了黄牛山和三峡,暗示了自己的创作细致入微。最后,他说赤壁和长江的壮丽景色是无法言喻的。
能令万古蛟蜃怪,
么么入此玻璃盆。
扁舟独往则不可,
平生致君言具存。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追求。他说他的作品能够让后人感到惊奇和惊叹,就像是将蛟龙和蜃楼放入玻璃盆中一样。他表示自己的创作需要有人来欣赏,如果只是独自一人创作而无人理解,那将是不可取的。他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流传下去,成为对后人的有益之言。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军队、山林和长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农田生活的怀念、对富贵的不屑以及对创作的追求。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使得诗词更加生动有趣。
芙蓉带结红鹓蒂,杨柳丝牵紫燕飞。独掉兰舟何处宿,年年飘泊待郎归。
削发村院里,僻陋少见闻。信脚到南地,也作住山人。龙床角畔脱空话,引得衲子如蜂屯。思归未得,故国梦频。殷勤藉汝将予去,且看梨花二月春。
谁人能夺伯氏邑,何德敢隳三子都。内史自侵汉家庙,未须削楚更衰吴。
_颐江畔,问收拾多少,山光水色。此是朝宗东去路,准拟鸣鼍浮鹢。儒馆英游,侯藩贤望,便合还丹极。九重渴想,甘泉闻道虚席。因念北阙同朝,西州联事,久矣心相得。邂逅天涯拚一笑,洗我尘胸俗臆。报国无功,归田有兴,寤寐松坡侧。他时音问,且凭来信鳞翼。
竹里幽栖不掩关,解将应俗等居山。风流彭泽羲黄土,诗力苏州季孟间。官缚犹存紫公服,客来肯靳玉絛环。雪儿小直珠千斛,可但疎帘见一斑。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