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湖守吴西林》

倾盖岁年晚,相知江海深。
春天思北树,夜雨话西林。
五岭生前梦,中原地下心。
英雄凋落尽,慷慨一沾襟。

作者介绍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爲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爲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着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爲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着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爲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爲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爲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挽湖守吴西林》是宋代文天祥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倾盖岁年晚,
相知江海深。
春天思北树,
夜雨话西林。
五岭生前梦,
中原地下心。
英雄凋落尽,
慷慨一沾襟。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友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描绘了岁月流逝,友情深厚,以及对故乡和国家的眷恋之情。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首句“倾盖岁年晚”,倾盖指的是倾斜的帽子,暗示岁月已经过去,年华渐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的两句“相知江海深,春天思北树”,表达了作者与故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即使身处江海之间,也能思念北方的友人。这种友情的坚固和持久,使得作者在异乡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安慰。

接下来的两句“夜雨话西林,五岭生前梦”,通过描写夜雨和西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五岭生前梦指的是作者对家乡的梦境,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最后两句“中原地下心,英雄凋落尽,慷慨一沾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中原地下心指的是中原地区的人民对国家的关切和忧虑。英雄凋落尽表示英雄人物的逝去,慷慨一沾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佩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故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和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敬仰。

  • 《苏幕遮》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 《送闻上人游嵩山》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 《寄曹州李审言龙图》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 《赞五祖演和尚》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十拍子/破阵子》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