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已把年华逊得翁,满前依旧祖遗踪。
谢家固不多安石,阮氏还能几嗣宗。
今是昨非当谓梦,富妍贫丑各为容。
修然白发犹何事,只好三人自一龙。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

作者:辛弃疾

中文译文:
已把年华逊得翁,
满前依旧祖遗踪。
谢家固不多安石,
阮氏还能几嗣宗。
今是昨非当谓梦,
富妍贫丑各为容。
修然白发犹何事,
只好三人自一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辛弃疾在宋代写的,题为《新年团拜后和主敬韵并呈雪平》。诗人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和对家族衰败的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已把年华逊得翁,满前依旧祖遗踪”,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他看到了祖先留下的家族痕迹,意味着他们曾经辉煌过,而他现在却逊色于他们。

接下来的两句“谢家固不多安石,阮氏还能几嗣宗”,提到了两个家族的名字,谢家和阮氏。谢家指的是谢安,他是东晋时期的名臣,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而阮氏则指的是阮籍,他是三国时期蜀国的文学家,也是辛弃疾的偶像。这两句表达了辛弃疾对于自己家族的衰败感到惋惜,他认为自己无法像谢安和阮籍那样有所成就。

接下来的两句“今是昨非当谓梦,富妍贫丑各为容”,诗人表达了对现实和过去的对比。他认为现在的生活已经与过去完全不同,过去的辉煌已经成为了梦境。财富和美貌都是虚幻的,富贵与贫穷、美丽与丑陋都只是表面的容貌,而不应该成为评判一个人的标准。

最后两句“修然白发犹何事,只好三人自一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白发的无奈和自嘲。他觉得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年华已逝,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认为只有他和两位好友一起,才能自成一派,像一条龙一样。

整首诗以自嘲的语气,反思了自己的衰老和家族的衰败。诗人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索。诗中运用了对家族、历史和现实的描写,展现了辛弃疾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 《雪霁冒寒》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 《岳德器远来见访袖出六年前所赋湖庄诗次韵答》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