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清平乐》

春宵睡重。
梦里还相送。
枕畔起寻双玉凤。
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
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诗词:《清平乐·春宵睡重》
作者:辛弃疾
朝代:宋代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
枕畔起寻双玉凤。
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
又无音信经年。
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中文译文:
春天的夜晚,睡意沉重。梦中仍与你相送。
起身从枕头旁寻找那双美丽的玉凤。
过了半天才意识到那只是个梦境。
自从你离去之后,已经过了很久。
多年来,再无音信。
眼泪化作水,不停地流淌,一直流到那边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写于宋代的《清平乐》系列之一,表达了诗人对春夜的沉思和思念之情。

诗人描述了春天夜晚的睡梦沉重,梦中仍能与所思念的人相伴相随。醒来后,他才意识到那只是个梦境,而真实中的情况是他已经与心爱的人分离很久了,再也没有任何音信。

最后两句"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泪水般汹涌不止,流淌到了远方。这里的"伊边"可以被理解为离别的地方,又可以引申为远方的彼岸,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思念的深沉。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思念的痛苦之情,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抒情才华和对人生离别的感慨。

  • 《寿丞相》

    翼戴三朝冕有蝉,归来今作地行仙。且看宫阙萧何第,未泛江湖范蠡船。老境已怜周尚父,庆门方似汉韦贤。一杯仰祝椿松寿,岁岁流觞八日前。

  • 《观文殿学士赵公挽词》

    皇上初更化,追锋语语温。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 《和石田先生落花诗(二十首)》

    芒鞋布袜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莫合隔红楼。

  • 《颂古四十四首》

    洞山平地露尸骸,庵主将身一处埋。狼藉髑髅相枕藉,悲风愁雾不胜怀。

  • 《梅花引》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コ。

  • 《送赵晦之丞彭泽》

    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