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路山重复,参天树老苍。
一区成小市,数埒引温汤。
洗沐同幽客,餔餐就梵坊。
未输朝市子,斗酒得西凉。
秦观(一○四九~一一○○),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授蔡州教授。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以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试,未第。五年,召爲祕书省校对黄本书籍(《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四三)。六年,迁正字(同上书卷四六二),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一○九四),坐党籍,出爲杭州通判,道贬处州监盐酒税。三年,削秩徙郴州。四年,编管横州。元符元年(一○九八),除名,移雷州(同上书卷五○二)。三年,放还,至藤州卒,年五十二。有《淮海集》四十卷,《后集》六卷,《长短句》三卷。事见《秦观词年表》(《淮海居士长短句》附录二),《宋史》卷四四四有传。秦观诗,以宋干道高邮军学刻《淮海集》(藏日本内阁文库)爲底本,原集唱和诗多误入他人之作。参校宋干道高邮军学刻、绍熙谢雩修补本(简称谢本,藏北京图书馆,残存二至十一卷,四十卷,后集一至四卷)、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眉山文中刻《淮海闲居集》(简称文本,藏北京图书馆)、明鄂州张綖刻本(简称张本)、清高邮王敬之刻本(简称王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六卷。
《次韵莘老初至汤泉》是宋代诗人秦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来路山重复,参天树老苍。
一区成小市,数埒引温汤。
洗沐同幽客,餔餐就梵坊。
未输朝市子,斗酒得西凉。
诗意:
这首诗以描述莘老初次到达汤泉的情景为主题。莘老是指莘县的老人,他来到汤泉的路途艰险,山势陡峭重重叠叠,参天的古树苍老青翠。到达目的地后,他发现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小市集,几个井台引来温泉,成为人们洗浴的场所。莘老与其他幽居者一同洗涤身心,享受宁静的时光,然后在梵坊用餐。他在这里与都市的繁忙生活相比,并不输给那些在朝廷市集中的人,甚至在斗酒中得到了西凉的宴请。
赏析:
这首诗词以平淡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平凡老人的生活经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深刻的意境。诗中通过对山势和树木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重和苍老的氛围。接下来,描写了汤泉成为小市集的景象,以及温泉的洗涤作用。通过与幽居者一同洗涤身心,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然和清净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以莘老斗酒得到西凉的情节,表达了在宁静和自在中获得满足和享受的思想,暗示了诗人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渴望。
整首诗词以平淡自然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平凡生活场景中的情感和意境,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通过描写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以及与幽居者一同洗涤身心的情节,诗人表达了对宁静、自然与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中也流露出一种对繁忙都市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宁静和自由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朴素的描写和深刻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渴望。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长安那不住,西笑又东行。若以贫无计,何因事有成。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谩忝相于分,吾言世甚轻。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水盈盈,汉影隔游尘,净洗寒绿。秋沐平烟,日回西照,乍惊饮虹天北。彩阑翠馥。锦云直下花成屋。试纵目。空际、醉乘风露跨黄鹄。追想缥缈,钓雪松江,恍然烟蓑,秋梦重续。问何如、临池脍玉,扁舟空舣洞庭宿。也胜饮湘然楚竹。夜久人悄,玉妃唤月归来,桂笙声里,水宫六六。
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凝身不动如无物,顿网轻摇试有禽。丝贯日华明五色,戏随风舞忽千寻。看渠经纬来还去,忘却摧隤立不禁。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