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虹亭上角巾倾,鼍怒龙吟醉不听。
安得对君浮大白,想应嗤我汗新青。
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
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答吴江周县尉饮垂虹见寄》是宋代范成大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垂虹亭上角巾倾,
鼍怒龙吟醉不听。
安得对君浮大白,
想应嗤我汗新青。
梦魂舞蝶随春草,
时节宾鸿点暮汀。
湖海扁舟须及健,
莫教明月照星星。
诗意:
这首诗词以垂虹亭为背景,描绘了一种寂静而清幽的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的自嘲之情。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观、情感抒发和自我反思等元素,展现了范成大独特的诗歌风格。
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垂虹亭上角巾倾,鼍怒龙吟醉不听。”诗人通过描绘垂虹亭上角巾倾斜的景象,以及虹声和龙吟,营造出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安得对君浮大白,想应嗤我汗新青。”诗人渴望与友人相聚,与其共享美好的时光,但却感到自己的境遇与友人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自嘲自己的无足轻重。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梦魂舞蝶随春草,时节宾鸿点暮汀。”这里以春草、蝶舞、宾鸿和暮汀为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丽与活跃。最后两句“湖海扁舟须及健,莫教明月照星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许,希望能够驾驭小舟航行在湖海之间,不让明月的光辉只照耀无名之辈。
整首诗以垂虹亭为背景,以自然景色为素材,运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对自身境遇的自嘲以及对未来的期许。范成大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在简练的词句中展示了他的创作才华。
回途石马出纱笼,嘶起寰中雨后风。吹散暮运孤月朗,危峦烟寺一声钟。
一雨回飙助蓐收,炎曦不复畏金流。君家咫尺堪乘兴,想岸乌纱对奕秋。
泉流萦带戛冰玉,石壁深窈寒侵衣。开凿应劳造化力,窟宅如待灵仙归。
梦幻影泡有限,风花雪月无涯。莫分粗俗与精华。日醉石间松下。菜尽邻家解与,杯空稚子能赊。通幽即步尽横斜。不问墩犹姓谢。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终日互争强。诸侯若解尊天子,列国何因次第亡。
梅花时节屡开樽,欲赠梅花欠可人。令日有人梅样好,迟君同赏雪中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