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忙风月镇长闲,开遍香红酒尚寒。
若要与花相领略,千岩随分有阑干。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编类高宗圣政所兼勅令所检讨官。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着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爲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爲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真瑞堂前丹桂》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真瑞堂前丹桂,
官忙风月镇长闲。
开遍香红酒尚寒,
若要与花相领略,
千岩随分有阑干。
中文译文:
在真瑞堂前的丹桂,
官场忙碌,但风月景致依然静谧。
酒未暖开,便览遍了花朵的香红,
若想与花儿一同领略这美景,
千山万岩皆可作为观赏的栏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官员在忙碌的官场生活中,寻找片刻闲暇与自然景致相伴的场景。真瑞堂前的丹桂象征着美好与吉祥,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了宁静与安逸。虽然官场忙碌,但风月景色仍然屹立不变。
诗中提到的"开遍香红酒尚寒"表达了诗人与花朵共享美好的愿望,即使酒还没有温热,但已经欣赏到了花朵的美丽。通过这句话,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相融合,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两句"若要与花相领略,千岩随分有阑干"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和自由意志。诗人表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存领略之心,便能在任何环境中找到观赏美景的机会。千山万岩都可以成为赏景的栏杆,显示了诗人超脱尘俗、自由自在的心境。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自由心境的追求。它既展示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又呈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感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
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敢希二顷成高卧,但愿诸公致太平。波暖龙舟泝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天际几重山。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花满过江船。
故山渺寒江,抱此明月睡。烟蓑失春锄,万事同一喟。可人期不来,乃独以诗至。持觞聘梅花,我醉花亦醉。
留玉山中数日,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万壑雷琴,听清癯生陈维允弹石泉流水调,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虚室生白,尘影不动,清思不能已已。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书以赠之,且邀座客郯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