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春日事》

人间尚有薄寒侵,和气先薰草树心。
丹白自分齐破蕾,青黄相向欲交阴。
潺潺嫩水生幽谷,漠漠轻烟动远林。
病得一官随太守,班春无助愧周任。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作品评述

诗词:《次韵春日事》

人间尚有薄寒侵,
和气先薰草树心。
丹白自分齐破蕾,
青黄相向欲交阴。
潺潺嫩水生幽谷,
漠漠轻烟动远林。
病得一官随太守,
班春无助愧周任。

中文译文:
世间依然有些微寒侵袭,
春意先融入草木之心。
红白花朵自相争艳开放,
青绿芽叶互相追逐欲交融。
潺潺流水在幽谷中涌动,
轻薄的烟雾在远处的林间飘荡。
病患得到了一个官职随同太守,
春天却无法帮助我,令我愧疚周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一个春日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诗中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色和气息,以及作者自身的遭遇和感受。

诗的开头,描述了尚有微寒的气候侵袭人间,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融入大地,草木逐渐苏醒。这里通过寒暖交替的描写,展现了季节交替的特点,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期待和希望。

接着,诗中运用了丹白、青黄等色彩词语,形容花朵的盛开。红白花朵鲜艳夺目,相互竞相绽放,而青绿的芽叶则互相追逐,意味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四句以流水和轻烟作为描写对象,营造了幽静、朦胧的意境。潺潺的流水在幽谷中流淌,轻薄的烟雾在远处的林间飘荡,形成了一幅水墨画般的景象。这种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清新的感觉,也与春天的气息相契合。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身的遭遇和心境。作者在得到一个官职之后,却无法借助春天的力量来辅助自己,感到愧疚和无助。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现实的烦恼和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春天美好力量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感受,展示了作者在特定时刻的心境和情感。同时,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也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 《苏幕遮》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 《送闻上人游嵩山》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 《寄曹州李审言龙图》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 《赞五祖演和尚》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十拍子/破阵子》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