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卵因时化,如何赴越鸡。
逸群来冀北,屏气入淮西。
盛事兼三物,浮辞斥百题。
慎须精藻鉴,宠辱异云泥。
蔡肇(~一一一九),字天启,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渊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歷明州司户参军、江陵推官。哲宗元祐中,爲太学正,出通判常州。绍圣中,召爲卫尉寺丞。元符元年(一○九八),提举永兴军路常平(《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五)。徽宗即位,入爲户部、吏部员外郎,兼编修国史。以事出提举两浙刑狱。大观四年(一一一○)张商英入相,召爲礼部员外郎,进起居郎,拜中书舍人。未几,以草制不称,出知明州。政和元年(一一一一)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二四)。会赦,復职。宣和元年卒。有《丹阳集》三十卷,已佚。仅《两宋名贤小集》中存有《据梧小集》一卷。《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京口耆旧传》卷四有传。蔡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及邓忠臣《同文馆唱和诗》所录诗编爲第一卷,方志、类书、诗话等所录诗编爲第二卷。
《和慎思秋日同文馆诗》是宋代蔡肇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秸卵因时化,如何赴越鸡。
逸群来冀北,屏气入淮西。
盛事兼三物,浮辞斥百题。
慎须精藻鉴,宠辱异云泥。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变迁和宠辱之间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意象和隐喻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观点。
赏析:
首句“秸卵因时化,如何赴越鸡。”采用了隐喻的手法,将秋日的秸秆和鸡蛋与变化的时光联系起来。秸秆象征着枯萎的草木,鸡蛋则代表着孕育新生的可能。作者在问自己,如何面对时光的变迁,如何迎接新的挑战。
接下来的两句“逸群来冀北,屏气入淮西。”描绘了逸群(指学者、文人)从北方来到冀州,或者从淮西进入文馆,意味着追寻知识、追求文学的场景。这里的北方和淮西,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的地域,代表了不同的学术传统和文化背景。
第四句“盛事兼三物,浮辞斥百题。”通过对盛事、三物和百题的提及,表达了对于华丽辞藻和繁琐题材的抵制。作者希望抛弃虚华的修辞和琐碎的题材,追求真正的精神内涵。
最后两句“慎须精藻鉴,宠辱异云泥。”强调了对精神内涵的慎重和审慎的态度。作者认为应当注重对于精神境界的鉴赏,而不被外在的荣辱所左右。云泥比喻了宠辱的变幻无常,表达了对人生起伏的深刻思考。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时光流转、学问追求和宠辱观念的探讨,表达了蔡肇对于追求真实和内在精神的思考和呼唤。他倡导摒弃虚华,追求真正的学问和内心的平静。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