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汲洞庭,君山青入瓶。
倒之煮团月,还以浴繁星。
一鹤从受戒,群龙来听经。
何人忽吹笛,使我松间醒。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诗名,殁后杨度为刻《八指头陀诗文集》。
释敬安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父名宜杏,母亲胡氏,世代业农。他自幼即摒弃腥膻,随母拜月,喜母亲为他讲述仙佛的故事。他7岁丧母,12岁丧父,辍学为人牧牛,常读诵于牛背上。避雨村塾,听诵唐诗“少孤为客早”之句,凄然泪下。塾师周云帆许以服杂役代学费。周殁,至富家伴读,辄受呵斥;改习工艺,常遭雇主鞭挞。感慨身世,遂于清同治七年(1868)投湘阴法华寺出家,礼东林长老为师。在南岳祝圣寺从贤楷和尚受具足戒。
次年,闻衡阳歧山仁瑞寺恒志禅师倡苦行修道,冒雪往参,为苦行僧,执饲犬役。力行“千疮求半偈”之说,燃顶48处,燃颈至腹108处。同治十年至巴陵看望舅父,登岳阳楼。友人分韵赋诗,敬安澄神趺坐,下视湖光,一碧万顷,得“洞庭波送一僧来”诗句。诗作得王闿运指教,为王门四大弟子之一。
光绪初东游浙江,光绪三年(1877),在宁波四明山阿育王寺佛前剜臂肉如钱者三四块,注于油中燃灯,又在佛舍利塔前烧残两指,因号八指头陀。此后7年,住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的宁波四明山天童寺,漫游吴越,自知读书少,刻苦读书识字,“四山寒雪里,半在苦吟中”,走的是一条先学诗后读书识字再写诗的特殊道路。
光绪十年(1884)秋,闻法舰袭我基隆、闽江,顿时怒不可遏,欲亲赴国难奋击敌人,为友所阻。是年,归长沙,师事麓山寺僧笠云,继承其法。历为衡阳大罗汉寺、南岳上封寺、大善寺、宁乡沩山密印寺、湘阴万福禅林及长沙上林寺等住持17年,广交名流,参加碧湖诗社,步入诗坛。光绪二十八年再至浙江,住持天童寺。在他的擘画下,撰贤任能,百废俱兴,夏讲冬禅,靡有虚岁,经过数年经营,终于使天童寺成为海内著名大刹。
光绪三十四(1908),宁波成立僧教育会,寄禅被推举为会长。宣统四年(1912),中华佛教总会成立于上海,他又被诸山长老推举为第一任会长。在此期间,他亲赴南京,谒见临大总统孙中山先生,吁请保护寺产。后来湖南安庆发生攘夺寺产销毁佛像事件,当地僧侣联名具状内务部,请求回复,而民政司长抗不行文。寄禅应湘僧之请,约请各省僧界代表,赴北京请愿。寄禅于10月中旬首途,11月1日抵北京,寓宣武门外法源寺。旋与法源寺方丈道皆法师赴内务部陈情,该民政司长态度蛮横,争办有顷,未获结果,乃愤而返回法源寺。甫下车,即胸部作痛,身体不适。亟就榻休息,侍者亦各归寝。明日昧爽往视,已圆寂。时为1912年11月2日,世寿62。北京各界千人追悼,归葬宁波天童寺前青龙岗冷香塔。
《梦洞庭》是清代释敬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夜汲洞庭,
君山青入瓶。
倒之煮团月,
还以浴繁星。
一鹤从受戒,
群龙来听经。
何人忽吹笛,
使我松间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梦中的一番奇幻景象。他在梦中汲取洞庭湖的水,将君山的清泉倒入一个瓶子中。他用这水煮沸着团团明亮的月亮,然后用它来沐浴繁星。诗中还描绘了一只鹤从受戒开始自由飞翔,一群龙前来聆听佛经。突然间,有人吹起笛子,将作者从梦中的松树林中唤醒。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奇幻的意象和梦幻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俗、超越现实的氛围。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中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首句"昨夜汲洞庭,君山青入瓶"描述了作者在梦中汲取洞庭湖的水,君山的清泉进入瓶中,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
接着的两句"倒之煮团月,还以浴繁星"通过借景描写,将煮沸的水象征为明亮的月亮,用它来洗涤星空,表达了作者对宇宙之美的赞叹和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出现了佛教的意象,一只鹤从受戒开始自由自在地飞翔,群龙前来聆听佛经。这些景象象征着宗教信仰和超脱尘世的追求,展示了作者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两句"何人忽吹笛,使我松间醒"揭示了一个突然的干扰,有人吹起笛子,将作者从梦境中唤醒。这句诗意蓦然清醒,意味着梦幻和现实之间的对比,也暗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沉思。
整首诗词以奇幻的场景和象征手法勾勒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对自然、宗教以及人生的追求和思考。它展示了作者在清净和迷幻之间徘徊,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精神境界。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
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敢希二顷成高卧,但愿诸公致太平。波暖龙舟泝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天际几重山。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花满过江船。
故山渺寒江,抱此明月睡。烟蓑失春锄,万事同一喟。可人期不来,乃独以诗至。持觞聘梅花,我醉花亦醉。
留玉山中数日,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万壑雷琴,听清癯生陈维允弹石泉流水调,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虚室生白,尘影不动,清思不能已已。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书以赠之,且邀座客郯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