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

若耶溪畔云门僧,夜闲燕坐听真乘。
莲花秘偈药草喻,二师身住口不住。
凿井求泉会到源,闭门避火终迷路。
前心后心皆此心,梵音妙音柔软音。
清泠霜磬有时动,寂历空堂宜夜深。
向来不寐何所事,一念才生百虑息。
风翻乱叶林有声,雪映闲庭月无色。
玄关密迹难可思,醒人悟兮醉人疑。
衣中系宝觉者谁,临川内史字得之。

作品评述

《同清江师月夜听坚正二上人为怀州转法华经歌》是唐代朱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若耶溪畔,有一位云门僧侣,
夜晚静坐,倾听真乘的法音。
莲花是秘密的偈语,草药是比喻,
而这两位师父,身在其中,口却没有停住。
他们凿井寻找泉源,但却闭门而避火,
最终却迷失了前进的道路。
前心、后心,都是这样的心,
梵音、妙音,柔软而动听。
清泠的霜磬有时会发声,
寂静的空堂适宜深夜。
向来不寐,无所事事,
只需一念,百虑才能消散。
风吹乱叶,林中有声,
雪映闲庭,月色无色。
玄关的密迹难以思考,
醒者觉悟,醉者疑惑。
衣中系着一块宝,觉者是谁?
临川内史得此字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在若耶溪畔倾听坚正二上人诵读法华经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僧侣们的修行和内心的体悟。诗中通过对莲花和草药的隐喻,表达了师父们身在其中,但他们的口却没有停下来,意味着他们在修行中不断地探索和领悟。

诗中的凿井求泉,闭门避火,表明修行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可能会迷失方向,或遭遇困难与阻碍,但他们依然坚持不懈地追求内心的清净与觉悟。梵音、妙音的描写展示了修行者们领悟到的超越尘世的境界,这些音响带给人们柔和、动听的感受。

诗人描述了夜晚的宁静,清泠的霜磬声和寂静的空堂,使人联想到修行者在深夜中潜心修行的场景。诗中的一念才生百虑息,强调了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觉悟,可以消除杂念和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诗中的风翻乱叶、雪映闲庭,以及玄关密迹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对外部世界的冷漠和超脱,同时也反映了修行的难度和内心的隐秘。最后两句提到衣中系宝的谜题,以及临川内史得此字谜,给人以一种思考和猜疑的余韵,使整首诗更具神秘感和哲理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修行的场景和修行者的内心境界,表达了对修行道路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的渴望。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