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悄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亡施,慎勿惮劳瘠。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光宗绍熙中前后在世。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曾倅池阳。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随张贵谟使金,著有燕谷剽闻二卷,记金国事甚详。嘉定中官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域能词,花庵词选中录存五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松窗词》一卷。杨慎《词品》卷四谓其《 昭君怨》咏梅词“兴比甚佳”,又《画堂春·春思》词“乐府多传之”。
《题灵惠》是宋代诗人郑域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高山如逸民,不肯近人迹。
孤悄尺五天,空洞容数百。
不招龙自来,其下为窟宅。
天下待霖雨,胡为耽睡癖。
我今唤飞廉,驾汝上空碧。
吾鞭不亡施,慎勿惮劳瘠。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座高山,它像一个隐居的人,不愿意被人靠近。山峰孤傲地耸立在天空中,高不可攀,空洞中容纳百余里。它不需要招引神龙自然会来,山下是它的居所。然而,整个天下都渴望着雨水,为什么山却迷恋睡眠呢?我现在呼唤飞廉(一种神仙),驾着你飞上蔚蓝的天空。我鞭策你不会疲倦,务必勇敢地前行,不要惧怕劳累和贫瘠。
赏析:
《题灵惠》是一首写山的诗词,通过描绘高山的形象,表达了山峰的孤傲和高远。山峰被比喻为逸居的隐士,远离尘嚣,不愿与人为伍。山峰高耸入云,空洞内容纳着广阔的空间,使人感叹其巍峨的气势。诗中提到山峰不需要招来神龙,自然会来,这表达了山峰的高贵与自信。
然而,诗人却质问山峰为何迷恋睡眠,而不顾天下万物渴望的雨水。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山峰独特的性格与态度。接着,诗人呼唤飞廉(飞天)、驾驭它飞上蔚蓝的天空,表达了自己对山峰的向往和追求。最后,诗人告诫飞廉不要疲倦,勇敢地前行,不要惧怕劳累和贫瘠,这体现了对于追求的坚持和勇气。
整首诗以山峰为主题,通过对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追求高远境界和自我修炼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反思。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山的形象,展示了诗人对山的赞美和自我追求的态度。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