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褛褴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注释】: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 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8)驾:车驾,意谓道路、方向.
-------------------------
其九(1)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2)。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3)。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4)。
“■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5)。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6)。”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7)。
纡辔诚可学,违己诅非迷(8)。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9)。”
[注释]
(1)这首诗以对话的方式,表现出诗人不愿违背自己的初衷而随世浮沉,并再一次决心保持高洁
的志向,隐逸避世,远离尘俗,态度十分坚决。
(2)倒裳;颠倒衣裳。形容匆忙中来不及穿好衣服。语出《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
明,颠倒衣裳。”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欤:疑问助词。田父(fū府):年老的农民。好怀:好的情意。
(4)浆:指酒。远见候:谓远道而来,给予问候。疑:怪。乖:违背,不合。
(5)■缕(lán 拦吕):衣服破烂的样子。高栖:居住的雅称。这两句是说,穿着破烂的衣服,
住在茅草屋中,这样的地方不值得您这样高雅出众的人居住。
(6)一世:举世,整个社会。尚同:以与世俗同流为贵。同:指同流合污,盲从附和。《论语?子
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汩(gū古)其泥:谓同流合污,随同流俗。汩:同
“淈”,搅水使浊。《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
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是说可
与世人同浊,不必独清。渊明意本此。以上四句是田父劝说之语。以下是诗人的回答。
(7)禀气:禀性,天生的气质。谐:合。
(8)纡辔:放松马缰缓行。纡:曲,引申为放松。纡辔缓行,喻作官,即《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作》中“宛辔憩通衢”之意。违己:违背自己的初衷,指归隐躬耕。讵(jù巨):岂。迷:迷惑,糊
涂。
(9)驾:车,喻志向。回:逆转而行。
[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
不及整衣去开门。
请问来者是何人?
善良老农怀好心。
携酒远道来问候,
怪我与世相离分。
“破衣烂衫茅屋下,
不值先生寄贵身。
举世同流以为贵,
愿君随俗莫认真。”
“深深感谢父老言,
无奈天生不合群。
仕途做官诚可学,
违背初衷是迷心。
姑且一同欢饮酒,
决不返车往回奔!”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一枕山城晓梦惊,了规啼破月斜明。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醉里题诗偏韵恶,秋来劝酒益杯深。不才多病俱非敌,绿绮缘何得报金。
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一晴初已涉秋残,晴到深冬兴未阑。不雨临空聊尔湿,无霜元是盛哉寒。出乘气末群阴乱,归抱精风万物安。深省莫如坚坐是,还家毋更是蒲团。
关山秋尽雁随阳,雁去人闲不下堂。绝塞貒弓空抱月,孤城画角自吹霜。青天欲问云霄远,白发还惊岁月长。漫说安危浑注意,可从国手试温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