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燕子》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作者介绍

秦韬玉 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一作仲明,京兆(今陕西西安市)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工部侍郎、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秦韬玉的诗作成就

  其诗皆是七言,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有《贫女》、《长安书怀》、《桧树》、《题竹》、《对花》、《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边将》、《织锦妇》、《钓翁》、《天街》、《豪家》、《陈宫》、《燕子》、《仙掌》、《独坐吟》、《咏手》、《春游》等,其中以《贫女》一诗流传最广、十分著名。该诗写蓬门荜户的贫家女子,一生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心里想找一个好婆家但又念及自家的贫困以及所谓的“门当户对”之婚姻惯例,不禁暗自悲伤),平日里梳妆俭朴,手工精巧却不用在画眉斗长上,“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可怜每日辛勤忙碌的刺绣劳作都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全诗语言简丽,描画细腻,寄寓深刻,情真意哀,不愧佳作,该诗的结句“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世人所熟诵。另外《长安书怀》中的“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题竹》中的“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中的“寒光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钓翁》中的“潭定静悬丝影直,风高斜飐浪纹开”和《天街》中的“宝马竞随朝暮客,香车争碾古今尘”等都是极佳的对句,充分显示了诗人出类拔萃、高人一筹的艺术才华。

作品评述

燕子

不知大厦许栖无,
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
几回抛却绣工夫。

诗词的中文译文:
燕子
不知道大厦里是否有地方让燕子栖息,
它频繁地倒飞着泥土到座角上。
曾经和佳人并排坐着说话,
几次放弃了绣花的工夫。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主题,表达了燕子的勤劳和自由飞翔的精神。

诗人首先提到了大厦,暗示这是一个高大宏伟的建筑物,但却不知道是否给燕子提供了栖息之处。燕子频繁地背着泥土到座角上,说明它们一直在努力地为自己筑巢。这个场景映照出燕子顽强的努力和对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燕子和佳人并排坐着说话的情景。这里的佳人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崇拜的女性,也可以理解为一个象征性的形象。诗人借此表达了燕子在自由翱翔中的欢乐与愉悦,而与佳人并排坐着并头交谈,也展现了燕子的美好姿态和优雅。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提到燕子几次抛却绣花的工夫。这里的绣花可以理解为虚荣浮华的物质享受,燕子放弃了绣花的工夫,选择了自由的飞翔和追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燕子智慧和勇敢的赞叹,也可以理解为对诗人对自由追求和放弃物质享受的思考和倡导。整首诗流畅自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燕子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思考和向往。

  • 《闻晓禽》

    一枕山城晓梦惊,了规啼破月斜明。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 《晚憩南阳旅馆》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醉里题诗偏韵恶,秋来劝酒益杯深。不才多病俱非敌,绿绮缘何得报金。

  • 《奉和袭美添渔具五篇·箬笠》

    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 《冬晴酿霜雪不成》

    一晴初已涉秋残,晴到深冬兴未阑。不雨临空聊尔湿,无霜元是盛哉寒。出乘气末群阴乱,归抱精风万物安。深省莫如坚坐是,还家毋更是蒲团。

  • 《中右城得魏道冲信》

    关山秋尽雁随阳,雁去人闲不下堂。绝塞貒弓空抱月,孤城画角自吹霜。青天欲问云霄远,白发还惊岁月长。漫说安危浑注意,可从国手试温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