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武陵春》

宝幄华灯相见夜,妆脸小桃红。
斗帐香檀翡翠笼。
携手恨匆匆。
金泥双结同心带,留与记情浓。
却望行云十二峰。
肠断月斜钟。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武陵春》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幄华灯相见夜,
妆脸小桃红。
斗帐香檀翡翠笼,
携手恨匆匆。

金泥双结同心带,
留与记情浓。
却望行云十二峰,
肠断月斜钟。

中文译文:
春天来到武陵山,夜晚华灯辉煌,
美丽的女子脸上妆点着小桃红。
绣帐上悬挂着香檀木制作的翡翠笼,
我们手牵手,心中充满了无奈的懊悔。

金泥双结的同心腰带,
留作纪念我们深厚的感情。
然而,我却望着远处的蓝天和十二座山峰,
内心悲伤得如同月斜钟声撕裂了我的肠。

诗意和赏析:
《武陵春》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夜晚景象,以及诗人对于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感伤之情。诗人欧阳修以精炼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和人情的交融。

诗的开头描述了夜晚的繁华景象,华灯闪烁,给人一种热闹喧嚣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女子妆脸小桃红,以及斗帐上的香檀翡翠笼,营造了一个富有诗意和浪漫的场景。

然而,诗人的情感却转向了离别和别离之苦。携手的时刻匆匆而过,让诗人感到遗憾和无奈。金泥双结的同心腰带象征着两人深厚的感情,但它也成为了留念的象征,让人想起那份浓烈的情感。

最后两句诗,诗人望着远处的行云和十二座山峰,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月斜钟声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痛苦,似乎在表达着一种别离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武陵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诗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和离别的感慨和思考,展示了欧阳修独特的诗词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苏幕遮》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 《送闻上人游嵩山》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 《寄曹州李审言龙图》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 《赞五祖演和尚》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 《十拍子/破阵子》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