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檀敛袂。
缭绕雕梁尘暗起。
柔润清圆。
百琲明珠一线穿。
樱唇玉齿。
天上仙音心下事。
留往行云。
满坐迷魂酒半醺。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减字木兰花》是宋代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歌颂木兰花从容地拢袖。
围绕在雕梁上,尘土隐隐升起。
柔润而清圆。
百颗明亮的珠子串成一线。
樱桃般的嘴唇,玉一般的牙齿。
天上仙音,心中所想的事。
留在行云之间。
满座的人陶醉于这迷人的酒香。
诗意:
《减字木兰花》以描绘木兰花为主题,通过减字的手法,展现了花朵的美丽和魅力。诗中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木兰花的赞美之情。他将花瓣细腻的质感、明亮的色彩和清新的形状描绘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中还融入了音乐的元素,形容木兰花的美丽如天上的仙音,使整首诗更具艺术感和韵律感。
赏析:
《减字木兰花》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了木兰花的美丽形象,通过对花朵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独特表达。诗中运用了减字的手法,通过省略一些字句,使诗歌更加简洁有力,给人以清新的感受。作者用"柔润清圆"来形容木兰花的外形,形容了花朵的柔美和完美,给人以细腻的感觉。
诗中的"百琲明珠一线穿"形容了花朵的排列和颜色,以珠子串成的形象来描绘花瓣的美丽和细腻,使人感受到花朵的精致和华美。"樱唇玉齿"则形象地描绘了花朵的嘴唇和牙齿,给人一种娇艳欲滴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诗中花朵的美丽形象。
诗的最后两句"天上仙音心下事,留往行云。满坐迷魂酒半醺"则将花朵与音乐和酒宴相结合,创造了一种浪漫而醉人的氛围。这些意象的运用使整首诗充满了艺术的感染力,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
偶来溪上纵闲吟,泉石深藏便有心。莫拟他年访幽迹,白云青嶂更难寻。
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曾经五月狩,俱被一琴薰。韶石静张乐,舜峰高山云。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
卧病江东久,饥驱强作官。年丰双雪鬓,心事一蒲团。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无人知老子,於此有馀欢。
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翡翠结帘玉镂床,君王一时无暂忘。朝朝出入芙蓉殿,莫道妾身出微贱。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君王爱妾言不死,逐夜宫中唤方士。
吾家五世十三人,况撷舟枝撼月轮。庆历贤科开后裔,隆兴儒业继前尘。泥金帖报家庭喜,烧尾筵张帝里春。从此传蔗应未艾,桂香应已袭天伦。
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