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作者介绍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歷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歷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
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沈佺期在唐太子李煜游玩慈恩寺时所写,诗中描绘了慈恩寺的美景以及心境的变化。

首联“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以庄严肃穆的描画方式表达了慈恩寺的壮丽景象。莲花象征纯洁和超脱,贝叶宫则象征宫殿般的华丽。这两句以形容词修饰名词的手法,突出了寺庙的高贵庄重。

次联“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运用了意象的手法,描绘出主人公在梦中遇到了一个金装人,以及经过入寺之后所见到的一个白马。金人和白马都是寺庙中的守护者和护法神,象征着庇佑和神秘的力量。

末联“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则以慈恩寺中的塔和香火为景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敬畏之情。涌塔从地面冉冉升起,象征着灵性的流动;焚香的渐渐增多则预示着对信仰和奉献的热情。而“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则揭示了诗人不是追求春风和享乐的,而是在探索更高层次的境界。

整首诗描绘了慈恩寺的雄伟景色和诗人游玩寺庙之间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信仰和超脱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宗教和精神追求的探索。这种以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情感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质感和力度。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