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
差以毫厘缪千里。
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
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
差以毫厘缪千里。
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
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
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
无过半醺而已。

诗意:
这首诗以辛弃疾病中的心境为背景,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通过对贤愚之间的差距和微小的差别产生的巨大影响进行了描绘,强调了细微之处对人生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舜与跖的区别来展示人们对于道义和利益的不同选择,以及孜孜不倦追求的人们像鸡鸣一样黎明时分就开始行动。诗中还提到了味道甘美的物品终将腐坏,时间的流逝也使人明白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像水一样淡泊。最后,作者借用了一饷聚飞蚊的比喻形容昔日繁荣场景的响亮,但深感时光变迁,过去与现在已非同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通过对贤愚之间微小差别的描绘,强调了细微之处对于人生的影响。诗中的“舜跖之分”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舜和跖,舜代表着仁义和贤明,而跖则代表着残暴和愚昧。作者以此来说明人们在道义和利益之间的选择,以及那些孜孜不倦追求的人们早起行动的态度。诗中的“味甘终易坏”表达了一种物质享受的虚幻和短暂,而“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则表明了君子之间应该保持淡泊和宽容的态度。最后,作者运用一饷聚飞蚊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繁荣场景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以及作者对过去与现在的感慨。

这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简练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微小的差别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价值观的重要性,呼唤人们对于道义和利益的选择要明智,对待人生要淡泊宽容。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描写和富有意象的比喻,给人以深思和共鸣,展示了辛弃疾才情横溢的诗词才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