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眼睛云母翅,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岂是殷勤为蓼丛。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韩偓,字致光一作尧,京兆万年人。龙纪元年,擢进士第,佐河中幕府,召拜左拾遗,累迁谏议大夫,歷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兵部侍郎,以不附朱全忠,贬濮州司马,再贬荣懿尉,徙邓州司马。天祐二年,復原官,偓不赴召,南依王审知而卒。翰林集一卷,香籢集三卷,今合编四卷。
诗词《蜻蜓》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作品,描述了一只蜻蜓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蜻蜓》:
碧玉眼睛云母翅,
轻于粉蝶瘦于蜂。
坐来迎拂波光久,
岂是殷勤为蓼丛。
译文:
碧玉般的眼睛,如云母一般的翅膀,
比起粉蝶,比起蜜蜂更加轻盈纤弱。
停在水面上拂动风波已久,
难道是为了那一丛蓼草而如此殷勤吗?
诗意:
诗人以写蜻蜓的形象来表达自然界中细小事物的美妙和值得欣赏的一面。蜻蜓虽然小巧而娇弱,却展现出了独特的飞行技巧和优雅动作。诗人通过比喻,将蜻蜓的眼睛比作宝石,翅膀比作云母,强调了蜻蜓的美丽和轻盈特性。诗中提到蜻蜓停在水面上,其飞舞的动作久久不停,表现了它的灵活和自由。最后一句“岂是殷勤为蓼丛”,暗示蜻蜓并非只是为了觅食而飞舞,而是在享受世界的美好而自由自在的存在。
赏析:
诗中的意象美描绘了蜻蜓的美丽和灵动的形象,通过对细小生物的关注和描绘,展示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描写能力。诗中通过对比蜻蜓与粉蝶、蜜蜂的轻盈和纤弱,更加凸显了蜻蜓的独特之处。蜻蜓停在水面上,随着波光的摇曳,给人一种静静观赏的感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事物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小而美的意象,借助细腻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中微妙而美好的瞬间。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浑身是葛藤。打失眼睛无处见,诳人刚道悟明星。
筑城始议态,寓兵复言攻。二年大江南,兵弋在目中。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谁敲白石生热烟,举头见岭思回鞭策。修竹林间有寒甃,莫打渴乌教近前。
花中名品异,人重比甘棠。苞嫩相思密,红深琥珀光。好风传馥郁,丹卉愧芬芳。烂漫云成瑞,葳蕤女有嫱。生来先蜀国,开处始朝阳。赏即笙歌地,题称翰墨场。烟霞容易散,蜂蝶等閒忙。谁是多情侣,栏边重举觞。
卧锦潜郎种种丝,为邦独爱阮咸麾。中台给契鱼初剖,外闼升车雉尚随。风汴杂花飘夕棹,雨吴芳树隐春旗。为寻刘白高吟地,酒熟螯香左右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