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常嗟胜会稀,故人相遇菊花时。
凤笙龙笛数巡酒,红树碧山无限诗。
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
长杨羽猎须留本,开济重为阙下期。
章碣(836—905年),唐代诗人,字丽山,章孝标之子。唐乾符三年(876年)进士。乾符中,侍郎高湘自长沙携邵安石(广东连县人)来京,高湘主持考试,邵安石及第。
《癸卯岁毗陵登高会中贻同志》是唐代诗人章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唐玄宗时代的士人们于菊花盛会中相聚的情景。
诗人首先表达了在历史长河中,士人相聚的机会很少,因此珍惜和感叹这次难得的胜会。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菊花盛开的时节,暗示着此时正是士人们欢聚一堂的时刻。
诗中出现的凤笙和龙笛是古代宴会上常用的乐器,象征着热闹的气氛。而数次巡酒,则进一步强调了宴会的欢乐氛围。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红树和碧山为景,描绘了身处自然环境中的宴会氛围。红树和碧山代表了世外桃源般的美景,与宴会的欢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结尾,诗人抒发了对士人身份的思考和感慨。他认为,在尘土世界中,只有不断努力的读书人才能脱离现实的束缚。同时,他也表达了一种对于身份身世的矛盾和无奈。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唐代士人们在宴会上相聚的情景,并通过自然景物的对比,凸显了士人的身份和才华。诗人在表达对胜会的珍惜之余,也对自己的身份和所处的时代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探索。总之,这首诗展现了士人们的社交活动和内心的矛盾。
卢肇时推重,终军众共贤。如可夺标日,未及弃繻年。官历清涂遍,名居美事先。人间有五福,视履岂非全。
高栖只在千峰里,尘世望君那得知。长忆去年风雨夜,向君窗下听猿时。
檀香新染砑红绫。腰肢瘦不胜。合欢小幌掩余酲。芙蓉入梦频。山不尽,水无情。锦河隔锦茵。刘郎仙骨未应轻。桃花已误人。
茏葱二月初,青软自相纡。意态花犹少,风流木更无。影繁晴陌上,烟重古城隅。炀帝河声里,几番荣又枯。数树新栽在画桥,春来犹自长长条。东风多事刚牵引,已解纤纤学舞腰。金堤堤上一林烟,况近清明二月天。别有数枝遥望见,画桥南面拂秋千。春物牵情不奈何,就中杨柳态难过。
蒙城一市万人聚,一堤如虹作遮护。风涛悍怒鱼龙宫,濒流压以青莲宇。潭潭广殿不动尊,夹立二丈力士身。楚帆蜀柂日衔尾,过者蹴然生畏心。粥鱼斋鼓二千指,我贫未办作檀施。明朝踏霜出江头,借佛定力扶扁舟。
一身膏脂略瘦尽,万卷简编如隔生。只欲移家若耶去,乱云深处听滩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