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洞庭湖》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驾浪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虞巡竟安在,轩乐讵曾过。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作者介绍

元稹,字微之,河南河内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初,应制策第一,除左拾遗,歷监察御史。坐事贬江陵士曹参军,徙通州司马。自虢州长史徵为膳部员外郎,拜祠部郎中、知制诰。召入翰林为中书舍人、承旨学士,进工部侍郎同平章事。未几罢相,出为同州刺史,改越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浙东观察使。太和初,入为尚书左丞、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武昌军节度使。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僕射。稹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和体。其集与居易同名长庆,今编诗二十八卷。

作品评述

《洞庭湖》是唐代文学家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它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并以此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人生除去浩渺的大海,便到了洞庭湖的波澜中。
驾驭浪花沉浸于西方的夕阳,呼吸大空与曙光的交汇。
虞舜、巡狩的陈迹究竟在何处,贤臣国士的光辉过去了吗?
只有君山下,狂风吹拂千古流传。

这首诗词以对洞庭湖的描写开头,以湖泊的壮丽景色展现了一种自然景观的美感。接下来,诗人通过驾驭浪花、沉浸于夕阳、呼吸大空与曙光的表达,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的体验相结合。这种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手法,使得这首诗词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慨。

诗词的深层诗意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诗人通过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色,暗喻着人生的辽阔与浩渺。从“人生除去浩渺的大海,便到了洞庭湖的波澜中”的句子可以看出,诗人对人生的理解是,人生可以选择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在浩瀚的大海之外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空间。

通过描绘虞舜、巡狩的陈迹和贤臣国士光辉过去的疑问,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虞舜、巡狩是古代传说中的先知和贤臣,他们的陈迹和光辉曾经存在过,但如今已逐渐消逝。诗人通过这种写法,提出了对历史的反思,对过去辉煌与消逝的思考。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君山下的狂风,表达了对时间的思考。狂风万古多,意味着时间的长河不会止息,人们的壮志豪情也不断传承。通过君山下的狂风,诗人揭示了时间的广漠和力量。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洞庭湖景色的描写,融入了对人生、历史和时间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历史和时间的思考和反思。

  • 《咏死兔》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 《临江仙(赵端礼重阳后一日置酒,坐上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王孙风味最难忘。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人心休更问炎凉。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 《中秋月二首》

    钱唐江上雪飞花,人在天边泛海槎。乌鹊一声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谁家。

  • 《毛老斗牛》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

  • 《黄龙三关》

    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

  • 《武昌怀古十咏·黄鹤楼》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