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戎昱,荆南人,登进士第。卫伯玉镇荆南,辟为从事。建中中,为辰、虔二州刺史。集五卷,今编为一卷。
这首诗词是唐代诗人戎昱所作,题为《咏史(一作和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汉家历史中,交好的策略显得笨拙。
国家的安危依赖着明主的领导,兴衰托付于女性。
怎么能够把美丽的容颜,与与边疆的尘土相比。
地下的千年尸骨,有谁来作为辅佐的臣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咏史之姿,探讨了历史中的政治智慧、国家兴衰以及女性的力量。诗人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汉代时期的外交政策,认为当时的交好方式显得笨拙。他用“计拙是和亲”来形容当时的外交策略,强调了这种表面的友好交往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不是明智的决策。
诗人接着提到国家的命运取决于明主的领导,而这种领导却是托付给女性的。这种表达方式传达出对女性力量的肯定,暗示着女性在国家兴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可能隐藏在幕后,但却影响深远。
在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美丽与世俗尘埃的对比。他提问,美丽的容颜如何能与边疆的尘土相提并论呢?这里暗含对女性的关切,强调了女性在国家命运中的重要性,而非仅仅将她们局限于美丽的外表。
最后两句“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则更深刻地思考了历史长河中那些为国家奉献的人,他们虽已埋骨于地,但他们的精神依然应该被铭记,也暗示了一个国家需要有智慧和忠诚的辅佐才能够持续兴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政治、女性力量和历史轨迹的思考,以及对辅佐臣子忠诚的称赞。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礼有初,祀事讲明。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径竹烟横素,庭莎露缀珠。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