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吴中赵园)》

野树梅花香似扑。
小径穿幽,乐意天然足。
回首人间名利局。
大都一觉黄粱熟。
别墅谁家屏簇簇。
绮户疏窗,尚有藏春屋。
镜断钗分何处续。
伤心芳草庭前绿。

作者介绍

吴潜(一一九五~一二六二)(生年据《许国公奏议》卷二《再论计亩纳钱》“臣年二十三,蒙先皇帝亲擢之恩”推定),字毅夫,号履斋,宁国(今属安徽)人。渊弟。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进士。授镇东军节度签判,改广德军。召爲祕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通判嘉兴府(《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权发遣府事。五年,迁淮西总领(《宋史》卷四一《理宗本纪》一)。歷知建康府、隆兴府、太平州、庆元府、平江府、镇江府、临安府。以言官论列,请致仕。起爲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改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出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徙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入爲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十二年罢(《理宗本纪》三)。宝祐四年(一二五六)再判庆元府,移判宁国府。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进封许国公(《理宗本纪》四)。景定元年(一二六○)以谏阻贾似道建储之议,谪建昌军,寻徙潮州。二年,责循州安置。三年卒于贬所(《理宗本纪》五)。有《许国公奏议》四卷。诗文集已佚,明末梅鼎祚收辑遗文编爲《履斋遗稿》四卷,但所辑面不广。事见《宋歷科状元录》卷七,《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吴潜诗,第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履斋遗稿》及《两宋名贤小集·四明吟稿》爲底本,第二、三卷以《开庆四明续志》所收之《四明吟稿》二卷爲底本,散见他书之诗编爲第四卷。

作品评述

《蝶恋花(吴中赵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吴潜。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树梅花香似扑。
小径穿幽,乐意天然足。
回首人间名利局。
大都一觉黄粱熟。
别墅谁家屏簇簇。
绮户疏窗,尚有藏春屋。
镜断钗分何处续。
伤心芳草庭前绿。

诗意:
这首诗以吴中赵园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对纷繁世俗的思考。诗人赞美了野树上盛开的梅花,形容其香气扑鼻。小径穿过幽深的景色,使人感到快乐和满足。然而,当回首看人间的名利之局时,诗人意识到世事的空虚和转瞬即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芳草依然绿茵茵地生长,但是心中的伤痛却无法愈合。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世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对人世间虚幻的思考。诗人对野树上盛开的梅花赞美有加,用"香似扑"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梅花的芬芳。小径穿越幽深的景色,给人带来了愉悦和满足感。然而,当诗人回首看人世间的名利之局时,他意识到这些功名利禄都是虚幻的,犹如一场黄粱梦般转瞬即逝。最后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伤感,尽管周围的芳草依然绿意盎然,但他的内心却被世事的无常所伤。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反衬出人世间的空虚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对自然与人世的对比,传达了对于虚幻世事的思考和对瞬息即逝的时光的感慨。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在宋代文学中是常见的主题,这首诗词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和对人世间虚妄的独特感悟。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