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征路。
又小舸、金陵去。
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
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
江边朱户。
忍追忆、分携处。
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
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品令》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迢迢征路。
又小舸、金陵去。
西风黄叶,淡烟衰草,平沙将暮。
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
江边朱户。
忍追忆、分携处。
今宵山馆,怎生禁得,许多愁绪。
辛苦罗巾,揾取几行泪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辛弃疾在征途中的孤寂和伤感情绪。他远离故乡,驾着小船离开了金陵(即南京),面对西风、黄叶、衰草和平沙渐渐沉入暮色。他回头望着高城,但每走一步都觉得距离更远了。他站在江边看着红色的门户,忍不住回忆起和亲人分离的地方。此时他身处山馆,却无法抑制内心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辛弃疾在征途中的孤独和忧伤。诗中的迢迢征路、西风黄叶、淡烟衰草等景物形象,以及回首高城、一步远如一步等表达方式,都将他离乡别亲、孤单寂寞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江边的朱户和分携处则勾起了他对家人的思念和离别之痛。最后,他身处山馆之中,无法摆脱内心的忧伤,这种情感的表达更加深化了整首诗词的悲凉氛围。
辛弃疾以独特的笔触和鲜明的情感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个战士的苦楚和离愁别绪,也抒发了对家园和亲人的眷恋之情。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表达,让读者感受到辛弃疾内心的忧伤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辛弃疾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故土的留恋之情。
东风阑槛两三亭,游人步晚晴。蜂回蝶转得能轻。忽然春意生。花未老,酒须倾。劝君休独醒。古来我辈最钟情,举头百舌声。
於菟绝绳去,顾兔追龙蛇。奔走十二虫,罗网不及遮。嗟我地上人,岂复奈尔何。未去不自闲,将去乃喧哗。天上驱兽官,为君肯停檛。鲁阳挥长戈,日车果再斜。酾酒劝尔醉,期尔蹔蹉跎。偕醉遣尔去,寿考自足夸。
楼头禁鼓试初挝,催草江淮督使麻。落纸一帘风雨疾,不知斜墨阵翻鸦。
南方展转扣西来,口欲谈而擘不开。乙马三寅领将去,溪边婆子笑咍咍。
杨柳楼前白鼻騧,金鞍被了唤名娃。重帘深处无风雨,肯信春寒瘦杏花。
积雨无所诣,十日不出屋。故人念端居,牢落如槁木。高轩过穷巷,下马想慰沃。载酒酡杨颜,课饭饱桑腹。日暮从者散,还寻旧书读。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