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相见欢》

当年两上蓬瀛。
燕殊庭。
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
霓旌散。
海鸥轻。
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作品评述

《相见欢》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当年两上蓬瀛。
燕殊庭。
曾共群仙携手、斗吹笙。
云涛晚。
霓旌散。
海鸥轻。
却钓松江烟月、醉还醒。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旧时光中美好相见的怀念和追忆之情。作者回忆起过去的时光,当时他与朋友们在蓬瀛仙境相聚,共同欢庆。他们一起吹奏笙箫,云彩散去,彩旗飘动,海鸥轻盈飞翔。然而,如今他独自钓鱼于松江的烟雾和月光之中,虽然醉了,但却无法再次醒来那美好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词以朱敦儒独特的笔触展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通过描绘过去的欢聚场景,诗人带领读者回忆起那些美好的时刻。蓬瀛仙境和群仙携手吹笙的画面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展示了诗人对于友谊和欢乐的向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美好的时刻已经成为过去,只能在记忆中寻找。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独自一人在松江垂钓的情景,虽然他陶醉其中,但却无法再次回到过去的欢聚时刻。整首诗词情感真挚而深沉,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脆弱性的共鸣。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