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永遇乐(秋夜有感)》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作者介绍

李纲(一○八三~一一四○),字伯纪,号梁谿居士,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始居无锡(今属江苏)。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因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因言事谪监南剑州沙县税务。七年,爲太常少卿。钦宗即位,除兵部侍郎,爲行营参谋官,力主抗金,以姚平仲兵败罢。寻復尚书右丞,充京城四壁守御使,除知枢密院事。后因反对和议,落职提举亳州明道宫,建昌军安置,再谪宁江。金兵再至,除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府事。纲行次长沙受命,率湖南勤王师入援,未而而开封已陷。高宗即位,拜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因反对避地东南,落职居鄂州。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除观文殿学士、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未几罢提举西京崇福宫。五年,疏奏攻战、守备、措置、绥怀之策,除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九年,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大使,力辞。十年卒,年五十八。赠少师。謚忠定。纲爲着名抗金志士,将领如宗泽、韩世忠或得其扶掖,或在其麾下。有《梁谿集》一百八十卷。本集附有行状及年谱多种,《宋史》卷三五八、三五九有传。 李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二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清初《梁谿先生文集》(五十卷,简称蓝格本,藏上海华东师大图书馆)、道光十四年刊本(简称道光本、藏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宋刻残本(存诗二卷,简称残宋本,藏上海图书馆),参校明崇祯刻、左光先等辑《宋李忠定公奏议选》(简称左选,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本安政六年刻、赖襄选《李忠定公集钞》。诗集外散见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永遇乐(秋夜有感)》是宋代李纲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色方浓,好天凉夜,风雨初霁。
秋天的色彩渐浓,美好的天空在凉爽的夜晚,风雨刚刚停歇。

缺月如钩,微云半掩,的烁星河碎。
月亮弯弯如划钩般,微薄的云雾遮挡了一半,星河犹如碎裂。

爽来轩户,凉生枕簟,夜永悄然无寐。
清爽的秋风吹进窗户,凉意渗透着枕簟,整夜静悄悄,难以入眠。

起徘徊,凭栏凝伫,片时万情千意。
心情起伏不定,倚栏凝视,一瞬间千万念头涌上心头。

江湖倦客,年来衰病,坐叹岁华空逝。
江湖旅人疲惫不堪,多年来身体日渐衰弱,坐下叹息岁月的流逝。

往事成尘,新愁似锁,谁是知心底。
往事已成尘埃,新的忧愁仿佛困扰着内心,谁能真正理解心底的苦楚。

五陵萧瑟,中原杳杳,但有满襟清泪。
五陵地区萧条凄凉,中原地域遥远模糊,唯有心中充满了清澈的泪水。

烛兰缸,呼童取酒,且图径醉。
点燃蜡烛,芳香的兰花散发,呼唤仆人取酒,暂且醉心于此。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以及诗人在这个时刻的心情。秋天的凉爽、月色的美丽以及内心的忧愁与思考交织在一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以及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李纲细腻的情感和对生命流转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处境和内心世界的思索,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 《赠弟士龙诗》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 《偈颂二百零五首》

    阴阳爻象此为宗,杀活机头看变通。玉女退身功后位,木人引步异中同。一尘不受能虚廓,万像无遗却混融。借得因缘成现用,玲珑八面尽家风。

  • 《黄家洲客舍留别》

    数载俱流落,相逢鬓已秋。生涯同寂寞,书剑只淹留。沙阔随天尽,江平带日流。别离殊不惬,回首思悠悠。

  • 《自彭蠡湖初入江》

    江岫殊空阔,云烟处处浮。上来群噪鸟,中去独行舟。牢落谁相顾,逶迤日自愁。更将心问影,于役复何求。

  • 《戏周默》

    骄阳为戾已成灾,赖有开筵周秀才。莫道上天无感应,故教风雨一齐来。

  • 《煌煌京洛行》

    圣君垂衣裳,荡荡若朝旭。大观无遗物,四夷来率服。清晨回北极,紫气盖黄屋。双阙耸双鳌,九门如川渎。梯山航海至,昼夜车相续。我恐红尘深,变为黄河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