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品令》

乍寂寞。
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窗儿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著。

作者介绍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

曹组的写作特点

  曹组的词以"侧艳"和"滑稽下俚"著称,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甚至鄙弃。他的儿子曹勋为他编刻的集子,在高宗时便"有旨下扬州毁其板"(《碧鸡漫志》卷二)。从他现存词来看,确有不少"侧艳"之作,如〔点绛唇〕"密炬高烧"、〔鹧鸪天〕"辇路熏风起绿槐"之类。但他还有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感受真切,境界颇为深远,无论手法、情韵,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至于他的〔青玉案〕以"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对照写出"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则下开元人马致远〔天净沙〕那种笔调、章法。"滑稽下俚"固有其庸俗的一面,但语言生动、构思奇特、手法新颖,也还是表现了作者企图把词从高雅凝重中解放出来而作的尝试。如〔渔家傲〕的"睡觉只疑花改岸,抬头看,元来弱缆风吹断",则已接近于曲,显示出词的演化趋向。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曹组《箕颍集》20卷,今已不传。赵万里辑有《箕颍词》,收入《校辑宋金元人词》中。

曹组的生平

  曹组,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一说阳翟(今河南禹县)人。与其兄曹纬以学识见称于太学,但六次应试不第,曾著《铁砚篇》以自见。宣和三年(1121),殿试中甲,赐同进士出身。历任武阶兼阁门宣赞舍人、给事殿中等职。曾官睿思殿应制,因占对才敏,深得宋徽宗宠幸,奉诏作《艮岳百咏》诗。约于徽宗末年去世。存词36首。

作品评述

《品令》是宋代诗人曹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乍寂寞。
帘栊静,夜久寒生罗幕。
窗外有个梧桐树,早一叶,两叶落。
独倚屏山欲寐,月转惊飞乌鹊。
促织儿,声响虽不大,敢教贤,睡不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孤独的夜晚。夜深人静,帘栊无声,寒意透过薄纱弥漫。窗外有一棵梧桐树,早已落尽了一片片叶子。孤独地倚在屏山上,想要入眠,但月亮的移动惊起了乌鹊。这时,织布机的声音虽不大,但却足以使贤者无法入睡。

赏析:
《品令》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夜晚场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整首诗词以冷静、安静的氛围包裹着读者,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通过描述窗外的梧桐树的叶子逐渐凋落,以及月亮的转动惊起乌鹊,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不安。

诗中的"独倚屏山欲寐"表达了诗人独自依靠在屏山上,渴望入眠的心情,而月亮的转动却使乌鹊飞起,增加了一种无法平静的氛围。最后,织布机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足以使贤者无法入睡,这种声音的干扰更加加深了诗人的孤独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孤独和焦虑,展现了对心灵的深刻触动。这种寂寞和不安的情绪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并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 《雪霁冒寒》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 《岳德器远来见访袖出六年前所赋湖庄诗次韵答》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