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草池南璧月堂。
绿阴深蔽日,啭鹂黄。
淡蛾轻鬓似宜妆。
歌扇小,烟雨画潇湘。
薄晚具兰汤。
雪肌英粉腻,更生香。
簟纹如水竟檀床。
雕枕并,得意两鸳鸯。
贺铸(一○五二~一一二五),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宗狂客,卫州(今河南汲县)人。以唐贺知章爲远祖,因自称越人。初以外戚恩爲右班殿直,官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徐州宝丰监等。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以李清臣、苏轼等荐,监鄂州宝泉监。丁母忧服除,通判泗州、太平州,管勾亳州明道宫。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以承议郎致仕,卜居苏南。又以荐復起,管勾杭州洞霄宫。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再致仕。七年,卒于常州,年七十四。铸善爲词章,以填词名家,因《青玉案》词“梅子黄时雨”句,世称贺梅子。诗亦爲时人所重,自编《庆湖遗老诗集》前后集,今有前集传世。集中诗题下多详注作诗年月及诗中涉及的人物里居姓字,见出今本仍系自编本之旧。事见《庆湖遗老诗集》原序及附录《贺公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贺铸诗,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在原集九卷后增补“拾遗”“补遗”各一卷。参校清干隆彭氏知圣道斋抄本(简称清抄本)、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宜秋馆刊《宋人集乙编》本(简称宋人集),并酌校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中所收诗。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璧月堂(小重山)》是宋代贺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璧月堂位于梦草池南。绿荫深深遮挡阳光,黄莺鸣唱。淡蛾轻盈的发鬓看起来宜人如妆。歌唱的扇子小巧,烟雨中描绘了潇湘的景色。在薄暮中摆设着兰花香泽。白雪般的肌肤娇嫩光滑,焕发出芬芳。床榻的纹理像水一样流动,雕刻的枕头上放置着一对满意的鸳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璧月堂》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幽静、美好的环境的赞美和向往。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来刻画景物和人物,给人以清新、婉约的美感。
首先,诗人描述了璧月堂所在的梦草池南地方的景色。绿阴深蔽日,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与啭鹂的黄莺鸣唱形成了和谐的画面。接着,诗人以淡蛾轻鬓来比喻女子的发鬓,形容其宛如妆容,增添了一种娇美的意象。歌扇小、烟雨画潇湘则展现了潇湘的风景,给人以诗意和浪漫的感觉。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堂内的细节。薄晚具兰汤,形容堂内环境中弥漫着兰花的香气。雪肌英粉腻,形容女子的肌肤白皙娇嫩,散发出迷人的香气。簟纹如水竟檀床,描述了床榻纹理的流畅和细腻,而雕枕与两只鸳鸯相映成趣,显示出主人的喜悦和满足。
整首诗词通过精致的描写,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细腻的感受表达了出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沉浸在诗人塑造的婉约、幽静的境界中,感受到一种清新、雅致的美感。
江天买得总输君,我亦当年作记人。珍重平生一杯酒,又孤洲渚绿生春。
钩盾從来司六尚,上林寻见惣三官。颁条忽去凭熊轼,赐对还曾近露盘。民瘼乍求应有术,天伦少别不成欢。陶朱旧邑无多远,魏阙归心且自宽。
弃官了无事,饭余心境空。清琴或数弄,浊酒时一中。人生苦不闲,得闲须从容。闭门适吾乐,三籁皆同功。
张子虽习旧识,近来乃读新篇。寄谢青原白鹭,何当共刺江船。
君如九酝台粘盏。我似茅柴风味短。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高怀自饮无人劝。马有青刍奴白饭。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紫菂擎秋翠叶乾,骈头{左角右戢}{左角右戢}尽团乐。急难原上高飞翼,独把霜枝了岁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