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九酝台粘盏。
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
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颇觉斗量车载满。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玉楼春(用韵答吴子似县尉)》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自己和朋友吴子似的对比,描绘了自己贫寒的生活和对美人的向往。
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君如九酝台粘盏,
我似茅柴风味短。
几时秋水美人来,
长恐扁舟乘兴懒。
高怀自饮无人劝,
马有青刍奴白饭。
向来珠履玉簪人,
颇觉斗量车载满。
诗意:
这首诗以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辛弃疾自己的贫困和对朋友吴子似的羡慕之情。诗中,吴子似被比作九酝台上的珍贵酒器,而诗人自己则被比作普通的茅柴,显得黯淡无光。诗人渴望着一个美丽的女子能够和他共度秋日,但他担心自己的小舟会因为懒散而错过良机。尽管如此,他仍然高昂地怀着自己的志向,独自享受酒宴,没有人来劝阻他。他的马有青草可吃,他自己有白饭可食。与他平日里接触的人相比,他觉得自己珠履玉簪的朋友们都显得很富有,好像他们的财富可以装满一辆马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描绘了诗人的贫困和对富有朋友的羡慕之情。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和美丽女子的向往。他以朋友吴子似的形象作对比,将自己的境况显得更加卑微。然而,尽管面对困境,诗人仍然保持着高昂的情绪和自尊,他自己的饮食虽然简单,但他也能从中感受到满足和自在。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感慨和豪情。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唤他癡圣人,担雪共填井。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湖鼎丹成日,中天瑞鹤迎。愁云迷帝幄,泪雨洒都城。黼翣增摧割,龙輴忽启行。千官陪素仗,九殒欲无声。
星郎德望欲摩天,坎止流行任自然。直道不回真铁石,高怀未老已林泉。宗门夙了风幡动,杰阁聊修香火缘。顾我驱驰成底事,羡公真是地行仙。
冰姿冠绝人间世,傲雪凌霜。蕊点檀黄。更看红唇间素妆。清芬不是先桃李,桃李无香。迥出林塘。万木丛中独秉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