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归梦》

陆海波涛渐渐深,一回归梦抵千金。
路傍草色休多事,墙外莺声肯有心。
日晚向隅悲断梗,夜阑浇酒哭知音。
贪财败阵谁相悉,鲍叔如今不可寻。

作者介绍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着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剌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罗隐字昭谏,余杭人。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卒,年七十七。补诗一首。

作品评述

《归梦》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悲伤和失落之情。

译文如下:
陆海波涛渐渐深,
身回梦境抵千金。
路边的草色不要打扰,
墙外的莺声也肯定无心。
白天过去,残断的稗苗引起悲伤,
夜晚到来,借酒凄凉地哭诉心声。
谁能知道贪婪财富带来的败落,
如今已经找不到鲍叔的身影。

整首诗以及诗题“归梦”都寄托了诗人对归心愿望的思考和憧憬。诗中的“陆海波涛”形容归途劳累,也可以解读为对世俗纷扰和人世间无常的感慨。归梦被赋予了“抵千金”的价值,表明作者对回归内心世界的向往和珍视。诗中将“路傍草色”和“墙外莺声”与作者内心对宁静和栖息之处的渴望联系起来,借以表达对安闲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两个句子反映了作者的失落和孤独。白天的景象初现,作者悲伤地看到自己的梦想残破,而夜晚的到来则触发了他借酒悲伤哭泣的情绪。诗中的“贪财败阵”和“鲍叔”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对功名利禄和世俗荣誉的拒绝和看透,突出了诗人对内心世界和真知交的思考和追求。

整首诗以细腻、唯美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安宁人生的向往。通过对外在景物的描写和自我表达的矛盾,诗人表达了对虚浮世俗的厌倦和对内心追求的执着。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张力,相信可以给读者带来感受和思考。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