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函谷关》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
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作者介绍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一名少连,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初徵,令与杨炯分直内教,俄授雒州参军,累转尚方监丞,预修三教珠英,后坐附张易之,左迁泷州参军,武三思用事,起为鸿胪丞。景龙中,再转考功员外郎,时中宗增置修文馆学士,之问与薛稷、杜审言首膺其选,转越州长史。睿宗即位,徙钦州,寻赐死。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宋之问,字延清,虢州弘农人。弱冠知名,尤善五言诗。以附张易之、武三思,配徙钦州,先天元年赐死。补诗五首。

作品评述

《过函谷关》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
六国兵同合,七雄势未分。
从成拒秦帝,策决问苏君。
鸡鸣将狗盗,论德不论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即战国时期。在历经二百四十年的纷乱之后,六国之间的军队联合起来,但七个强大的势力还没有分出胜负。诗人回顾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包括从成为拒绝秦帝的君主,以及苏秦和张仪为国家前途努力制定政策。然而,诗人指出,即使是在这个纷乱的时期,有的将领贪功冒进,而不是注重德行。

赏析:
《过函谷关》以简洁明了的章法描述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展示了时代的动荡与纷争。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传递出了一种深刻的悲悯情怀,对于动荡不安的时局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之情。

诗词的第一句“二百四十载,海内何纷纷。”暗示了一个长时间的纷乱时期,这是一个世纪之久的乱世,海内万民无不被波及。接下来的两句则点明了六国的联合,七雄的挣扎,形成了整个时代的特点。

第三句和第四句回顾了当时的历史事件。成王是唐朝的第一个君主,他在面对秦帝的进攻时选择拒绝,成为了拒绝秦帝的代表。苏秦和张仪则是两位重要的政治家,他们为六国的前途制定了政策方略。这两句内容详略得当,以简明的形式介绍了几位关键人物和他们的作用。

最后两句则针对将领们的行为进行了质疑。诗人以“鸡鸣将狗盗”形象地描摹了某些将领的贪功冒进之行。他们不注重德行,只关注战功,忽视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道。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勾勒了战国时期的动荡与纷争。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以及对个别将领贪功冒进行为的批评。该诗词具有浓厚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展示了作者对战争与权谋的思考。

  • 《合宫歌》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玉露乍肃天宇。冰轮下照金铺。燎烟嘘呼。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清晓御丹凤,湛恩遍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献胙慈极,

  • 《秋夜望单飞鴈诗》

    失羣寒鴈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 《玉山》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 《偈颂十五首》

    保福借水献花,这僧白日迷路。南山门下,总是粗心底。只是不敢说著,小慈妨大慈。

  • 《书周开祖子抱一发愿文后》

    欲爱生诸秽,俱盛一草囊。应从持犯入,当发紫金光。

  • 《濠州七绝 涂山(下有鲧庙,山前有禹会村。》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