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赋得慎罚》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明慎全无枉,哀矜在好生。
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每削繁苛性,常深恻隐诚。
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

作者介绍

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沈静寡欲,精思读书,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见称于僕射徐陵,由是有名。在隋,官秘书郎,十年不徙。入唐,为秦府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太宗践祚,歷弘文馆学士、秘书监,卒谥文懿。太宗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手诏魏王泰曰:“世南当代名臣,人伦准的,今其云亡,石渠、东观中无復人矣。”集三十卷,今编诗一卷。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
赋得慎罚

帝图光往册,上德表鸿名。
皇帝的图书照耀着辉光,载入册册之中,表彰着他的崇高德行。

道冠二仪始,风高三代英。
行政治理草创于两基本原则,君臣之道在此确立,才能有高风亮节的三代英明君主。

乐和知化洽,讼息表刑清。
国家欢乐安康,文化发达,诉讼案件减少了,刑罚得到了清理。

罚轻犹在念,勿喜尚留情。
虽然刑罚变得轻微了,但仍然需要对此深思熟虑,不应过分欣喜而疏于思考。

明慎全无枉,哀矜在好生。
明智谨慎使国家免于冤枉,对人民的爱护和慈悲心态依然存在。

五疵过亦察,二辟理弥精。
对官员的缺点和错误都要审查,对于巫官的任免要谨慎精确。

幪巾示廉耻,嘉石务详平。
巫官要展示纯洁无私的品质,秉公行事,确保国家平安。

每削繁苛性,常深恻隐诚。
不断削减繁复的刑法,时刻保持同情心和真诚。

政宽思济猛,疑罪必从轻。
政府宽容度大,考虑到人民的困苦,对于怀疑有罪的案件诚观从轻处理。

于张惩不滥,陈郭宪无倾。
在张平和陈仁言任职下,刑罚不过度惩罚,宪法法律不曲解。

刑措谅斯在,欢然仰颂声。
刑罚政策体现出了非常谅解的态度,人们高兴地称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帝王所推行的慎罚政策。通过削减刑罚、审慎行政和宽恕的态度,取得了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喜爱。这是一首为了表扬唐朝帝王明智统治和慈悲心态而写的赞美诗。诗中强调了国家的法治精神,以及对于人民福祉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唐朝文化繁荣和社会稳定的一面。整体而言,这首诗歌赞美了唐朝帝王的英明政策和对人民的关怀,表达了对于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赞美。

  •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 《题曹舍人文龙墨竹扇禾兴同知李原缺,据清抄》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 《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 《题苏子瞻书夫天庆观乳泉赋帖》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