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流万里。
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张炎(一二四八~一三二○),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成纪,居临安(今属浙江)。俊裔孙。宋亡不仕,纵游浙东西以终,元仁宗延祐七年卒。平生工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因称张春水。有《山中白云词》。事见《山中白云词》卷首、冯沅君《张玉田先生年谱》(《双玉丛书》)。
《壶中天(月涌大江·西有大江,远隔淮甸,月白潮生,神爽为之飞越·)》是宋代诗人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流万里。与沈沈沧海,平分一水。
孤白争流蟾不没,影落潜蛟惊起。
莹玉悬秋,绿房迎晓,楼观光疑洗。
紫箫声袅,四檐吹下清气。
遥睇浪击空明,古愁休问,消长盈虚理。
风入芦花歌忽断,知有渔舟闲舣。
露已沾衣,鸥犹栖草,一片潇湘意。
人方酣梦,长翁元自如此。
诗意:
这首诗以壶中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壶中的一片天空与大江的壮丽景色。大江长流千里,与浩渺无边的沧海平分同一水域,彰显出江河之壮丽。孤白的月亮争相涌动,蟾蜍也因此不再隐没;月光下的潜蛟被惊起。秋天的景色晶莹如玉,绿色的房屋迎接清晨,楼阁的光辉仿佛被洗净。紫色的箫声曼妙悠扬,从四檐飘下清新的气息。遥望浪花拍击空明,古老的忧愁无需询问,它们在消散和增长中呈现出虚实之理。微风吹入芦花,歌声突然中断,这首诗表达了有渔舟自在闲适的意象。露水已经沾湿了衣裳,海鸥依然栖息在草地上,一片湘江的意境在其中。人们进入梦乡,而长寿的智者自然如此自在。
赏析:
这首诗以壶中景象为背景,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大江与沧海相互分割的描绘,表现了江河的壮丽和辽阔。诗中的孤白月亮和潜蛟,以及秋天的景色、箫声和浪花,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氛围。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对世界的深情和对自然美的赞美。最后两句表达了长寿智者的宁静和自在,以及人们进入梦乡的宁静与安详。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恢弘壮丽、静谧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内心的宁静。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