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尉迟杯》

长亭路。
望渭北、漠漠春天树。
殷勤别酒重斟,明日相思何处。
晴丝飏暖,芳草外、斜阳自南浦。
望孤帆、影接天涯,一江潮带愁去。
回首杜若汀洲,叹泛梗飘萍,乍散还聚。
满径残红春归后,犹自有、杨花乱舞。
怅金徽、梁尘暗锁,算谁是、知音堪共语。
尽天涯、梦断东风、彩云鸾凤无侣。

作者介绍

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试上舍不遇,遂放情山水,往来吴淞淮泗间。恭宗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宋亡,以人才徵至元大都。不受官,放还。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 陈允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西麓诗稿》爲底本,校以《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尉迟杯》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允平。这首诗词描绘了长亭路上的景色和诗人的离别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尉迟杯》

长亭路,远望渭河北岸的春天的树木,朦胧而模糊。斟满酒杯,恋恋不舍地品味,明天将何处思念?晴朗的丝线在暖风中飘动,芳草外,斜阳自南浦。望着孤帆,船影延伸至天涯,一江潮水带着愁绪离去。回首望着杜若汀洲,叹息着浮萍随波漂泊,时而散开,时而聚拢。满径散落的残红,春天过去了,但杨花仍然狂舞。怅然地看着金徽琴,梁上的尘埃封锁了音声,不知道有谁可以共我言语。尽管天涯梦断,东风吹散了彩云鸾凤的伴侣。

诗意:
这首诗词以长亭路为背景,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离别之情。诗人远望着渭河北岸的春天树木,心情沉郁,斟满酒杯,恋恋不舍。他思念的对象将于明天离去,无法预知何处相思。晴朗的天空中,轻柔的阳光洒在芳草丛外,船影在江面上延伸,渐行渐远,象征着离别的悲伤。诗人回首望着杜若汀洲,感叹着浮萍的流浪,时而散开,时而聚拢。虽然春天已过去,但杨花仍然狂舞,寓意着生命的坚韧。诗人怅然地看着金徽琴,感慨尘埃的封锁,无法找到一个知音和共鸣。尽管梦想已经破灭,彩云鸾凤的伴侣已不在。

赏析:
《尉迟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离别之情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人以渭河北岸的春天树木为背景,通过望远镜般的目光,将景色描绘得虚幻而朦胧,使人感受到离别的忧伤。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阳光明媚的春天与离别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诗人在看到杨花乱舞时,感慨尘埃的封锁,表达了对寻找知音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真挚友谊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之感。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