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水调歌头(庚申十六夜月简陈次贾)》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月明如昼的夜晚,倚窗而望,思念远方的山川和神话中的仙境,表达了对长生不老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夜虽三五,宝鉴未纯全。
昨夜虽指上一夜,三五表示月圆之意。宝鉴指月亮,意指月亮还未完全圆满。
今宵既望,兔魄才是十分圆。
今宵即今晚,既望即期待。兔魄指月亮的形状,表示月亮已经非常圆满。
又得平滩系缆,冷浸玻璃千顷,表里一壶天。
又得平滩系缆,指作者在平坦的滩地上系住船缆。冷浸玻璃千顷,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同玻璃一般。表里一壶天,表示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形成一片壮丽的景色。
扶惫蓬窗下,拚却夜深眠。
扶惫蓬窗下,指作者疲惫地倚在蓬窗下。拚却夜深眠,表示作者不顾夜晚已经很深,依然拼搏不休。
想嫦娥,应笑我,鬓苍然。
想嫦娥,指作者思念嫦娥仙子,嫦娥是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女。应笑我,表示嫦娥看到作者的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会笑话他。鬓苍然,指作者的鬓发已经苍老。
平生修玩,犹记历历旧山川。
平生修玩,表示作者一生都在修行修炼。犹记历历旧山川,指作者依然清晰地记得往昔的山川景色。
安得乘槎访斗,问讯广寒宫殿,怅未了尘绿。
安得乘槎访斗,表示作者希望能够乘坐船只去探访斗宿,斗宿是指北斗星。问讯广寒宫殿,表示作者希望能够询问广寒宫的仙女,广寒宫是嫦娥仙子的居所。怅未了尘绿,表示作者对尘世的执念和繁华仍然感到遗憾。
愿赐长生药,换我骨为仙。
愿赐长生药,表示作者希望能够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换我骨为仙,表示作者愿意用自己的骨头来换取成仙的机会。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展现了他对尘世的厌倦和追求超脱的心境。通过描绘月亮、水面和山川等景物,以及对嫦娥和广寒宫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超越尘世束缚的渴望。诗中运用了月亮、水和仙境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仙境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整首诗语意深远,意境优美,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礼有初,祀事讲明。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径竹烟横素,庭莎露缀珠。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