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

趁西风、且登黄鹤,挥毫先奏秋赋。
燕山桂种清芬在。
人物翩翩如许。
堪羡处。
长安近、蟾宫相继金闺步。
佳哉盛举。
看精淬龙泉,厚培鹏背,自此要津去。
荆州事,多幸乡情相予。
几番灯柝棋墅。
转头江阔轻帆速,梦入吴松鸥鹭。
君记取。
旧王粲、曾言信美非吾土。
故人相语。
为细数艰难,满头雪白,无奈戍边苦。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趁着西风,登上黄鹤,
挥毫先奏秋赋。
燕山上种植的桂花香气在飘扬,
人物飘逸如许,令人羡慕之处。
长安城近在眼前,蟾宫和金闺相继迎接。
盛况如此美好。
看那经过淬炼的龙泉剑,
培养厚实的鹏背,
从此要往要津去。
荆州的事情,多少幸福的乡情相互陪伴。
几次在灯火下下棋、品茗。
转过头,江水宽阔,轻帆飞速,
梦入吴松的鸥鹭之中。
君请记住。
旧时的王粲曾说过,美好并非出自我们的土地。
故人相互交谈,
细数那艰难的经历,满头白发,
无奈地守卫边疆的苦楚。

诗意和赏析:
《摸鱼儿(送窦制干赴漕趁班)》以描绘旅行送别的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祝愿和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意境,展示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在西风吹拂下登上黄鹤的情景,以及他挥毫写下秋天的赋诗的动作,表达了对友人旅行顺利和创作成功的祝愿。

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燕山上的桂花香气飘扬,人物飘逸如仙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行程顺利和事业成功的赞美。长安城的蟾宫和金闺互相迎接,形容了友人受到热烈欢迎的场景,展示了盛况美好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包括下棋、品茗等休闲活动,表达了友谊和情感的深厚。诗人以江水宽阔、轻帆飞速的景象,形容友人离去的迅速和他们的梦想追求。

最后几句中,诗人引用了旧时王粲的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来自外地的认同。他与故人相互交谈,回忆起艰难的经历,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同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及表达诗人的祝愿和情感,展示了友情、美好生活和人生旅程的主题,具有浓郁的宋代文学特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