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阁香销,玉砌梦残,凄凉旧台。
对御沟红叶,一番木落,宫墙黄菊,几度花开。
水溯岷源,山联吴会,目送征鸿安往哉。
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
平生衮衮烟埃。
记匹马当年荆蜀淮。
叹凋零殆尽,词源已竭,消磨未去,酒量犹恢。
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
油幢暇,凭栏一笑,相与传杯。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沁园春(再和)》是李曾伯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绮阁香销,玉砌梦残,凄凉旧台。
对御沟红叶,一番木落,宫墙黄菊,几度花开。
水溯岷源,山联吴会,目送征鸿安往哉。
都休问,六朝人物,谁拙谁才。
平生衮衮烟埃。
记匹马当年荆蜀淮。
叹凋零殆尽,词源已竭,消磨未去,酒量犹恢。
八跪蟹肥,四腮鲈美,客有可人招不来。
油幢暇,凭栏一笑,相与传杯。
诗意和赏析:
《沁园春(再和)》描绘了一个凄凉落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辉煌和失去的事物的追忆和感慨。
诗的开头,绮阁已经衰败,香气消散,玉砌的梦想也已破碎,旧时的台子显得凄凉无比。接着,诗人描述了御沟旁红叶飘落,宫墙上的黄菊几度开放,这些景色在诗人眼中都是短暂的,提醒人们物是人非的变迁。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水从岷江源头溯流而上,山脉连接了吴国和会稽,诗人目送着远行的雁安然飞往远方。这里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惋惜之情。
然后,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六朝人物的怀念,但也提出了疑问,谁是愚笨的,谁是聪明的。这种怀疑和反问,折射出了诗人对人世间的疑惑和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平淡而辛苦的一生,他在烟尘中艰辛奋斗,回忆起曾经骑马征战的岁月,叹息着逝去的荆蜀淮地。诗人感叹着凋零的残败和词源的枯竭,但消磨的心境仍未消散,酒量仍然不减。
最后几句描述了美味的蟹肥、鲈鱼美味,但客人却无法吸引可人的陪伴。诗人独自凭栏,一笑间,与人共享美酒。
整首诗以凄凉的景象和对往事的回忆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欢乐的追求。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清风明月满蓬瀛,谁识监州閒世生。道义浓香薰政谱,文章余力到诗城。傃儒不买三姝媚,好客能容一座惊。见说锋车春在路,北门西掖是功名。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袅轻烟。不知劫数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弱水无船归似箭,华胥有梦且游仙。携筇难老亭前坐,且结焚香瀹茗缘。
篱落鱼池北,房栊道院东。水纹藤坐榻,山字素屏风。采药松冈近,投竿荻浦通。悠然搔短发,心事寄冥鸿。
世人从扰扰,独自爱身闲。美景当新霁,随僧过远山。村桥出秋稼,空翠落澄湾。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澄碧修眉固自奇,只愁门外苦喧早。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