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
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
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
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
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
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
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
持以寿公者,梅萼半清修。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
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
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
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
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
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
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
持以寿公者,梅萼半清修。

诗意和赏析:
《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人文荟萃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祝福。

诗中提到的"三蜀"指的是蜀中地区(巴蜀、蜀中、蜀南),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昌是海棠州"表明了这里是海棠花盛开之地,暗喻这个地方美丽如海棠花。

诗中描述了人们在宁静闲适的环境下,享受清香芬芳的春天,与自然和谐相处。"燕寝"指的是闲暇时在鸟语花香中休息、嬉戏。"人与地风流"表达了人们与这片土地相得益彰,彰显了这个地方的繁荣与风采。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这个地方宜居的环境,"十万人家寿域"指的是这个地方有着许多人家,人口繁盛;"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则表达了这里的老者们长寿,祝福他们成为公侯。

诗人进一步提到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留连之情。"谁为语廊庙"表示人们赞美这个地方的美好,但并不急于离去;"且许寇恂留"则表明即使是寇恂(指一个有才华的人物),也愿意在这里停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叙述了庆祝的场景。"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表明庆祝之事刚刚过去,但它将被永远铭记。"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描绘了祖孙们共同庆祝的场景,箕裘是庆祝时穿的典礼服装。

最后,诗人提到这个地方的人们乐于文学艺术,"自有诗书万卷",并且他们能够在广阔的田园中自在游玩,"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诗人以"梅萼半清修"来形容寿公(指寿昌州守叔祖),意为他的品质高尚、清修如梅花。

整体而言,《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以优美的词句描绘了一个风景宜人、人文荟萃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祝福。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人们幸福长寿、文化繁荣的祝愿。整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

  • 《越州歌二十首》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 《次韵翁古晚府判见赠二首》

    清风明月满蓬瀛,谁识监州閒世生。道义浓香薰政谱,文章余力到诗城。傃儒不买三姝媚,好客能容一座惊。见说锋车春在路,北门西掖是功名。

  • 《题舒氏难老亭二首》

    三十三天第一天,玉皇殿下袅轻烟。不知劫数今何代,方是延康第二年。弱水无船归似箭,华胥有梦且游仙。携筇难老亭前坐,且结焚香瀹茗缘。

  • 《初夏幽居杂赋》

    篱落鱼池北,房栊道院东。水纹藤坐榻,山字素屏风。采药松冈近,投竿荻浦通。悠然搔短发,心事寄冥鸿。

  • 《秋日与冷然上人寺庄观稼》

    世人从扰扰,独自爱身闲。美景当新霁,随僧过远山。村桥出秋稼,空翠落澄湾。唯有中林犬,犹应望我还。

  • 《留题文氏双秀亭三首》

    澄碧修眉固自奇,只愁门外苦喧早。要知心迹双清处,须待人稀月上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