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浪淘沙》

霞尾卷轻绡。
柳外风摇。
断虹低系碧山腰。
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
归雁下平桥。
目断魂销。
夕阳无限江皋。
杨柳杏花相对晚,各自无聊。

作者介绍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作品评述

《浪淘沙》是宋代诗人陈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霞尾卷轻绡。
柳树外风摇。
断虹低系碧山腰。
古往今来离别地,
烟水迢迢。
归雁下平桥。
目断魂销。
夕阳无限江皋。
杨柳和杏花相对晚,
各自无聊。

诗意:
《浪淘沙》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离别之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们离别时的惆怅之情,展现了时光荏苒、人事如梦的主题。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离别情景。首句“霞尾卷轻绡”,用细腻的描写方式勾勒出霞光的美丽,给人以视觉上的愉悦。接着,“柳树外风摇”,通过描写摇曳的柳树和微风,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断虹低系碧山腰,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通过描绘断裂的彩虹、远离的山水,表达了人事离别的主题。这里的“古往今来离别地,烟水迢迢”意味着历史长河中的无数别离场景,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伤感之情。

之后的两句“归雁下平桥,目断魂销”,通过描写归雁和平桥,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乡愁之情。诗末的两句“夕阳无限江皋,杨柳和杏花相对晚,各自无聊”则以夕阳和杨柳、杏花的对比,展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们各自的无奈。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人情离别巧妙结合,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它传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人们在离别时的惆怅和乡愁之情。

  •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 《题曹舍人文龙墨竹扇禾兴同知李原缺,据清抄》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 《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 《题苏子瞻书夫天庆观乳泉赋帖》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