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新荷叶》

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妍。
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
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
香须道地,对一池、着甚沉烟。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作者介绍

陈亮(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早年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知州周葵礼爲上客。孝宗干道中婺州以解头荐,补太学博士弟子员,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归。淳熙五年(一一七八),更名爲同,六次诣阙上书,极论时事,爲大臣交沮,不果。孝宗即位,復上书论恢復,不报。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授佥书建康府判官,未至官,逾年卒,年五十二。有《龙川集》,今传本已非完帙。事见《水心集》卷二四《陈同甫墓志铭》,《宋史》卷四三六有传。今录诗十四首。

作品评述

诗词:《新荷叶》

艳态还幽,谁能洁净争妍。
淡抹疑浓,肯将自在求怜。
终嫌独好,任毛嫱、西子差肩。
六郎涂涴,似和不似依然。
赫日如焚,诸馀只凭光鲜。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
香须道地,对一池、着甚沉烟。
根株好在,淤泥白藕如椽。

中文译文:
新鲜的荷叶,它妩媚而又幽雅,
谁能保持洁净与它争艳。
淡淡的色彩,增添了浓郁的韵味,
它愿意自由地寻求怜爱。
尽管被人嫌弃,它任由美人和西子傲视。
荷叶上的露珠,仿佛有时存在,有时消失。
炎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只有它仍然闪耀光彩。
雨过天晴,风吹起,百事应该顺其自然。
那香气源源不断地散发,萦绕在池塘旁,
根株扎得牢固,淤泥中的白藕如同梁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写荷叶为主题,展现了荷叶的美丽和特点,同时也寓意人生哲理。

诗中描述了新鲜的荷叶,它既妩媚又幽雅,与其他花卉相比,需要更高的洁净度才能与其争艳。这表达了对纯洁和高尚品质的追求。

诗人用"淡抹疑浓"来形容荷叶的色彩,给人以淡雅的感觉,同时又增加了一种神秘的韵味。荷叶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和怜爱。

诗中提到了"毛嫱"和"西子",这是两位美人的名字。诗人说即使被别人嫌弃,荷叶也不在乎,任凭美人和西子争夺美丽的称号。

"六郎涂涴"描绘了荷叶上的露珠,这露珠时隐时现,给人以朦胧的感觉。荷叶依然保持着它的独特之美。

"赫日如焚"表达了夏日酷热的景象,只有荷叶仍然闪耀着光彩。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即使在困难和逆境中,仍然要保持自己的光鲜和坚强。

"雨过风生,也应百事随缘"表达了世事无常,人们应该顺从自然的变化,顺其自然地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

最后两句表达了荷叶的香气在池塘旁飘散,根株坚固,即使在淤泥中,仍然能生长出美丽的白藕。这象征着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纯洁和坚韧,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和坚强的意志。

整首诗通过描绘荷叶的美丽和特点,表达了对纯洁、自由和坚韧品质的追求。荷叶在妩媚中保持着幽雅,自由自在地展示自己的美丽,不在乎他人的嫌弃,坚持追求自身的价值。诗人也借荷叶的形象,寓意人生哲理,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以及在逆境中保持纯洁和坚韧的信念。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荷叶的形象,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 《鹧鸪天(咏野梅)》

    千树家园锁旧津。谁移数点在孤村。海仙探蕊禽留影,楚客穿花蝶舞魂。桥断港,水横门。残霞零落晚烟昏。只因留住三更月,暗里香来别是春。

  • 《春晓闻禽》

    唤回春梦几声禽,涧草岩花动此心。搔首偶然自失笑,不知何处是山林。

  • 《口占诗》

    江浦雪消杨柳春,槛下新水碧粼粼。嫁得东风最轻薄,吹荡柔条拂著人。

  • 《同友生春夜闻雨》

    春雨三更洗物华,乱和丝竹响豪家。滴繁知在长条柳,点重愁看破朵花。檐静尚疑兼雾细,灯摇应是逐风斜。此时童叟浑无梦,为喜流膏润谷芽。

  • 《寄题吴伯丰所居二首·读书阁》

    书阁高几寻,其高不可知。但见读书人,心与千古期。藉此间旷地,端坐穷轩羲。世尘飞不到,月霁光风吹。况复揭扁榜,字画天下奇。妙有指南处,世人那易窥。昔闻堂上声,斩轮尝笑之。而子得学省,不觉糟粕遗。终日几案乐,舍此归其谁。

  • 《无心》

    世态真堪笑,机深祸亦深。多谋还损己,有寿必无心。呕肺因诗苦,开怀遇酒斟。平生随造物,不暇问升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