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菩萨蛮(晋臣张菩提叶灯,席上赋)》

看灯元是菩提叶。
依然曾说菩提法。
法似一灯明。
须叟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
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
而今天女歌。
赵茂中扶病携歌者来。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作品评述

《菩萨蛮(晋臣张菩提叶灯,席上赋)》是一首宋代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看灯元是菩提叶,
依然曾说菩提法。
法似一灯明,
须叟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
谁把空花散。
说与病维摩,
而今天女歌。
赵茂中扶病携歌者来。

诗意:
这首诗以观赏灯火为主题,通过灯火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领悟和对世俗纷扰的思考。诗中提到了观看灯火的人们,他们仿佛是菩提树上的叶子,曾经传授过菩提的智慧。佛法就像一盏明亮的灯,而需要千千万万的人来传承和传播。在灯火边上,鲜花盛开,但这些花朵最终会飘散,象征着世间的虚幻和无常。诗人提到了维摩诘,他是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的角色,与诗人一起谈论佛法。而现在,一位天女倾情演唱歌曲,赵茂中则携带病痛前来。

赏析:
这首诗以灯火为线索,通过对佛法和世俗的对比,表达了辛弃疾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诗中的菩提叶象征智慧和佛法的传承,而灯火则是智慧的象征,代表光明和真理。诗人通过描绘千千万万的灯火,强调佛法的广泛传播和传承的重要性。然而,诗人也意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瞬息即逝的,就像灯火旁的花朵一样,最终会凋零散落。这种对世俗虚幻和无常的思考,与佛法的智慧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的最后提到了维摩诘和天女,维摩诘是佛教经典中的智者,他与诗人探讨佛法。而天女的出现则突出了世俗的欢愉和娱乐,以及对病痛的无奈。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进一步反思了佛法和世俗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生的种种境遇。

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辛弃疾独特的诗歌才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 《醉蓬莱(寿七十一·九月十八)》

    昨长庚入梦,昴宿呈祥,岳神钟秀。降产英贤,信道由天祐。蓂荚飞三,九秋将暮,遇称觞时候。香爇沉檀,曲调金缕,满斟春酒。试纪绛年,六身二首,甲子方延,才经八九。款醉蓬莱,寿与天长久。桂子青春,兰孙方茂,谅箕裘方绍。折桂来秋,成名指日,家毡复旧。

  • 《太常寺宿斋有寄》

    转枕挑灯候晓鸡,相君应叹太常妻。长年多病偏相忆,不遣归时醉似泥。

  • 《伤哉行》

    众毒蔓贞松,一枝难久荣。岂知黄庭客,仙骨生不成。春色舍芳蕙,秋风绕枯茎。弹琴不成曲,始觉知音倾。馆月改旧照,吊宾写馀情。还舟空江上,波浪送铭旌。

  • 《春早选寓长安二首》

    疏拙自沉昏,长安岂是村。春非闲客事,花在五侯门。道僻惟忧祸,诗深不敢论。扬雄若有荐,君圣合承恩。旧论已浮海,此心犹滞秦。上僚如报国,公道岂无人。岩隐悬溪瀑,城居入榻尘。渔舟即拟去,不待晚年身。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金盏倒垂莲》

    流水漂花,记同寻阆苑,曾宴桃源。痛饮狂歌,金盏倒垂莲。未省负、佳时良夜,烂游风月三年。别后空抱瑶琴,谁听朱弦。风流少年儒将,有威名震虏,谈笑安边。寄我新诗,何事赋归田。想歌酒、情怀如旧,后房应也依然。此外莫问升沈,且斗樽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