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江城子》

一钩新月下庭西。
绣帘低。
漏声迟。
小宴幽欢,依约似当时。
娇盼注人都不语,眉黛蹙,鬓云_。
街槐阴下玉骢嘶。
苦相催。
醉中归。
可惜明朝,秋色满东篱。
只恐又成轻别也,情脉脉,恨凄凄。

作者介绍

[约公元一一七三年前后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父吕祉,绍兴七年(1147)于淮西兵变死后,敕葬于邵武,胜己因家焉。从朱熹讲学。仕为湖南干官,历江州通判,知杭州。淳熙八年辛丑(1181),知沅州,坐事放罢。罢官后至长沙,有《满江红·辛丑年假守沅州蒙恩贬罢归次长沙道中作》词。官至朝请大夫。

作品评述

《江城子》是吕胜己所作的一首宋代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情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表达,传达出作者对逝去时光和离别的感伤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钩新月下庭西,
绣帘低,漏声迟。
小宴幽欢,依约似当时。
娇盼注人都不语,
眉黛蹙,鬓云垂。
街槐阴下玉骢嘶。
苦相催,醉中归。
可惜明朝,秋色满东篱。
只恐又成轻别也,
情脉脉,恨凄凄。

诗意和赏析:
《江城子》通过描绘一个夜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流逝和离别的伤感之情。诗的开篇写道,新月高挂在西边的庭院下,此时绣帘垂低,漏声缓慢。接着描绘了一个小宴的场景,暗示着曾经的欢乐和美好时光,仿佛依然在眼前。然而,现实中的人已经不再言语,娇盼的目光注视着空虚,眉头紧皱,鬓发像云一样垂下。接下来的两句写街道两旁阴暗的槐树下玉骢的嘶叫声,象征着别离的催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明天的遗憾,秋天的景色将填满东篱,而恐怕又将面临离别之苦。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深情脉脉、悲凄忧伤的情感,强调了时光流逝和离别带来的悲痛。

这首诗词在描写细腻感人的同时,通过对情景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出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所带来的离愁别绪。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意象描写,如新月、绣帘、漏声、眉黛、鬓云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静谧和寂寞。同时,通过对小宴、玉骢等细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和离别的追忆和伤感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凄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