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蝶恋花(送刘恭父)》

画戟游闲刀入鞘。
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似劝先生须饮釂。
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
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
归去槐庭思楚峤。
觚棱月晓期分照。

作者介绍

张孝祥(一一三二~一一七○),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歷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第一。方第,即上疏言岳飞冤狱,忤秦桧,授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桧死,召爲秘书省正字,累迁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爲御史中丞汪彻劾罢。寻起知抚州。孝宗即位,知平江府。召爲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贊军事。领建康留守。力贊张浚主战,爲宰相汤思退所忌,以张浚党落职。思退罢,起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復以言者罢。俄起知潭州,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迁知荆南、荆湖北路安抚使。干道五年(一一六九),因疾力请归养侍亲,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六年,卒。年三十九。有《于湖集》四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宣城张氏信谱传》,《宋史》卷三八九有传。 张孝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慈谿李氏藏宋刊《于湖居士文集》(其中诗十一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张孝祥所作的《蝶恋花(送刘恭父)》。以下是我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画戟游闲刀入鞘。
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
似劝先生须饮釂。
枕中鸿宝微传妙。
衮衮锋车还急诏。
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
归去槐庭思楚峤。
觚棱月晓期分照。

诗意:
这首诗是张孝祥送别刘恭父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画戟被收起,刀子回归鞘中的景象。石榴花儿安静地开放,它的倒影映在红栏杆上。诗人仿佛在劝告刘恭父应该多饮一杯酒,而枕边的鸿宝(指珍贵之物)微微传达了一些微妙的信息。锋利的车辆回到了原位,紧急的诏书也得到了满足。眼前满是湘水之美,总是涌动着恩波(指水波)的波澜。归去槐庭,思念楚峤(指楚国的高山)。觚棱(古代酒器的一种)在明亮的月光下期待着分照。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刻的情景。通过描述画戟、刀子、石榴花和红栏杆等细节,诗人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优美的意境。诗中的安石榴花和红栏杆投下的倒影,象征着离别的忧伤和思念之情。诗人借助这些景物,以及枕边的鸿宝和满眼的潇湘之美,表达了自己对刘恭父的深情厚意。最后,诗人以归去槐庭思楚峤和觚棱月晓的意象,抒发了对离别后的思念和期待。

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张孝祥的才华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意象的运用,他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祝福深情融合,使诗作充满了诗意和感人之处。

  • 《次韵杨廷秀郎中游西湖十绝》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 《金明池·咏寒柳》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 《题曹舍人文龙墨竹扇禾兴同知李原缺,据清抄》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 《次韵代留别》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 《题苏子瞻书夫天庆观乳泉赋帖》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 《秋晚》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