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步碧潭弥弥,五畬青髻累累。
何年乔木倚筇枝。
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
今日昂藏称壮子,向来襁褓婴儿。
年周甲子又重书。
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
程大昌(一一二三~一一九五),字泰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二十七年,召爲太学正。三十年,迁秘书省正字。孝宗即位,擢着作佐郎,歷国子司业兼权礼部侍郎、直学士院。出爲浙东提点刑狱、江西转运副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召爲秘书少监。三年,权刑部侍郎。累迁权吏部尚书。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庆元元年卒,年七十三。謚文简。有《程文简集》二十卷,已佚。今存《诗论》、《演繁露》、《考古编》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二《程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今录诗十首。
《临江仙》是宋代程大昌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抗步碧潭弥弥,
五畬青髻累累。
何年乔木倚筇枝。
搜寻同队者,
追说钓游时。
今日昂藏称壮子,
向来襁褓婴儿。
年周甲子又重书。
岂容藏老丑,
照白有清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临江的景色中感慨岁月流逝、自己年老的心情。诗中通过描写碧潭的景色、自己的发髻和搜寻同伴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去年轻时光的追忆和对自身老去的无奈。诗的结尾提到了年周甲子,表示诗人已经到了一年复一年的循环,时光不停地流逝。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不甘心老去,仍然希望能够保持清澈的心境。
赏析:
《临江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自身的心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老去的思考。首先,碧潭的描绘给人以宁静、恬淡的感觉,与诗人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的青髻和乔木倚筇枝,是对诗人年轻时的容颜和姿态的回忆,也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光的留恋。搜寻同队者,追说钓游时,则表达了诗人在回忆过去的同时,也在思念曾经的伙伴和共同的欢乐时光。
诗的结尾提到了年周甲子,传递出时间的无情流转和不可抗拒的老去。诗人不愿接受岁月的摧残,希望能够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保持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一句“岂容藏老丑,照白有清池”,表达了诗人的坚持和追求,不愿让自己在岁月的冲刷下变得苍老和丑陋,希望自己的内心仍然保持清澈和纯净。
整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光阴流逝和老去的思考,同时也传递出对青春和美好的追忆,以及对内心清澈和纯净的追求。这种对时光的思考和对美好的追求,在人们面对岁月的流逝和自身的老去时,常常会引起共鸣。
一枕山城晓梦惊,了规啼破月斜明。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醉里题诗偏韵恶,秋来劝酒益杯深。不才多病俱非敌,绿绮缘何得报金。
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一晴初已涉秋残,晴到深冬兴未阑。不雨临空聊尔湿,无霜元是盛哉寒。出乘气末群阴乱,归抱精风万物安。深省莫如坚坐是,还家毋更是蒲团。
关山秋尽雁随阳,雁去人闲不下堂。绝塞貒弓空抱月,孤城画角自吹霜。青天欲问云霄远,白发还惊岁月长。漫说安危浑注意,可从国手试温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